月末,是邊軍大營放假的日子。隨著軍漢們紛紛涌入,邊城迅疾熱鬧起來。
有媳婦孩子的,拿著這個月的軍餉直奔回家。沒有媳婦的,揣著銀子就去了青樓酒樓賭坊。
紅妝閣的后院里,悄然來了四個人。
這四個人皆是密探暗衛,互相不知對方身份,平日也極少露面。今日被召來紅妝閣,被分別領進了四個屋子里,彼此沒打照面。
密探的作用,就在一個密字。一旦身份曝露,這顆暗棋也就成了廢棋。
馮少君自不會以本來面目相見。今日,她易容成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模樣,相貌平庸,在人堆里絲毫不起眼。
她先見的是官職最低的一個密探。這個密探身在中軍大營,是中軍精兵之一。
這個密探,見了新上司是一個平庸婦人,絲毫不敢有小覷怠慢之心。密探里三教九流,什么樣的人都有。越是這樣看著平平無奇的,越是厲害。
馮少君詢問中軍軍營里的情形,密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說了一樁有用的消息:“……幾日前,趙王世子一行人在中軍大營里住了一晚。當日晚上,有三個人悄悄進了世子的軍帳。小的覺得不對勁,悄悄隱在暗中。那三個人里,小的只認識一個趙參將。他現在就在騎兵營里。”
趙王世子想做什么,不問可知。
馮少君目中閃過冷意,淡淡道:“你繼續盯著中軍大營,尤其是那個趙參將,有什么異動,立刻想法子送信出軍營。”
密探斂容應是。
第二個是前鋒營里的小旗。第三個密探,竟是袁氏的旁支族人,令人不得不嘆服楊公公的手段。如此一來,袁家人在邊軍里的舉動,皆瞞不過天子耳目。
最后一個密探,官職最高,有資格去孟將軍的軍帳里參加高等級的軍事會議。這個密探能查探到的事,也比前三個更隱秘更快捷。
“近來軍中最大的一件事,是新來的沈將軍要另建一處軍營,將騎兵都調入新軍營里,自成一軍,日日操練。”
“孟將軍已經上奏折,將此事奏報兵部。等兵部下了公文,就要開始著手建新軍了。”
馮少君不動聲色,略一點頭:“繼續盯著此事,有消息了,立刻傳至紅妝閣。”
……
從紅妝閣出來后,馮少君頂著這張臉去了私宅。
幾日內,馮少君將五個慈幼堂都走了一遍,一共挑選了三十個孩童。
這些孩童,被暗中送到了一處三進的大宅子里。這宅子,離馮少君的住處隔了三條街,步行兩柱香的時間就能到。這是馮少君自己買的私宅。專門留著日后訓練這些孩童之用。
當日,慶安帝允諾,每年撥二十萬兩銀子。有這么一大筆銀子,足夠馮少君做很多事了。
這三十個孩童,最小的八歲左右,最大的也只十一二歲。正如一張張白紙,只要嚴加訓練,幾年后便能派上用場。
當年楊公公一開始為燕王招納暗衛,從無到有。最忠心最得用的一批人,就是這么訓練出來的。
除此之外,她還要暗中招納人手,最好是精通韃子語言的行商,以后可以派出關外刺探韃子的行蹤消息等等。
這些事,都急不得,得慢慢來。
這些孩童,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平日在慈幼堂吃不飽穿不暖。忽然被“貴人”挑中,住進了這處大宅子里。每頓飯都能吃飽,還有肉吃,穿著嶄新的棉衣,晚上睡覺時有厚實的被褥蓋,有人教導他們讀書識字騎馬射箭練拳習武……
這樣的生活,于他們而言,簡直是從泥沼爬到了天上。
能過這樣的生活,“貴人”讓他們做什么,他們絕不會猶豫,一定會聽令行事。
馮少君進了宅子后,三個管事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