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番外之死路(一)
轉眼間,到了秋末。
隆安帝駕崩離世至今,已經整整十年。
十年周祭,自然是不能少的。慶安帝下了口諭,召趙王父子進宮,并宣召宗室入宮。
朱家傳承天下百余年,皇室宗親是個龐大的數字。有資格被封親王的,只有寥寥幾個。福親王病死在嶺南,現在京城就剩兩個年過七旬的親王,一個病了多年,一個年邁不堪。今日都沒能來。
應召而來的郡王共有七個,任宗人府宗正的平郡王進了宮,年近六旬的康郡王,依舊任宗人府宗令。
平郡王的父親是隆安帝的堂弟,論血緣關系,是皇室近支。平郡王自年少時就和燕王交好。燕王做了太子登基為帝后,平郡王也沾了光,接替福親王做了宗人府的宗正。換句話說,宗人府現在已經全在慶安帝掌控之下。
至于康郡王,自小馮氏死后,整個人便沉寂了下來。不到必要的時候,很少進宮覲見。
今日七位郡王,以平郡王為首,一同向天子拱手見禮:“臣等見過皇上。”
慶安帝神色冷素,不怒自威:“諸郡王免禮,平身。”
郡王們謝過天子恩典,各自起身。
平郡王起身之際,目光迅速掠過趙王父子,心中哂然。
田淑太妃下葬后,趙王以守孝的名義,在趙王府里龜縮了幾個月,既不上朝也不領差事。趙王世子也被拘在府里,不能出來走動。
這對父子兩個,守孝幾個月,并未憔悴消瘦,倒是越來越肥了。尤其是趙王世子,比太子殿下小了一歲,正當盛年,卻一派癡肥蠢鈍的模樣。嘖嘖!
慶安帝話語簡潔:“今日朕宣你們進宮,是和你們商議去皇陵祭奠先帝一事。”目光一掃,落在趙王身上:“三弟,你先說說看。”
趙王神色恭謹:“此事皇上定奪便是,臣弟無不遵從。”
慶安帝神色不動,又看向平郡王。
平郡王略一思忖說道:“祭奠先帝,素有慣例。臣以為,一切按慣例行事便可。”
不得不說,平郡王精準地把握到了天子心意。
大肆祭奠,規模浩大,花用太多不說,且人多事多。以慶安帝的脾氣,自然不愿在此事上鋪張浪費,消耗人力。
果然,就見慶安帝點了點頭:“你是宗人府宗正,這件事就由你來定個章程,呈給朕看看。”
平郡王勇于背鍋,張口便應了下來。
草草商議幾句,眾人便告退離去。
一直默不吭聲的趙王世子,一路忍到了馬車上,才低聲發起了牢騷:“這個平郡王,就像皇上的應聲蟲。這等人,也配做宗人府宗正!”
心情不佳的趙王冷冷瞥了趙王世子一眼:“他不配,難道你配?”
趙王世子被噎得一口氣差點沒上來,訕訕地閉了嘴。
趙王閉上眼,不再出聲。
趙王世子心里不知在盤算什么,目光漂浮不定。
……
四日后,天子領著宗室們去了皇陵。
這一回,不但太子同行,年少的太孫也一并被帶上了。兩千天子親衛隨行,陣勢也稱得上浩蕩。
一日時間到了皇陵里,稍作休整后,天子便帶領眾人去隆安帝的陵寢前祭拜,燒紙磕頭是不可少的。
慶安帝和太子太孫祭拜過先帝后,便輪到趙王父子了。
趙王跪在隆安帝的陵寢前,用力磕了三個響頭,忽然放聲慟哭:“父皇走了十年,兒臣日日想念父皇!父皇在天有靈,請保佑兒臣,平平安安地離開京城就藩吧!兒臣四十多歲的人了,至今還不知自己的藩王府是何模樣。日后史書記錄這一筆,兒臣怕是要落個眷戀權勢野心勃勃的惡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