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可能。
畢竟陳書瑞與周啟兩人都是知曉二皇子的性格,相對于二皇子來說,他更覺得自己更加的合適,他更有這個才能。
因此,總的而言,他覺得自己的勝算更大。現在之所以陳書瑞周啟沒有來尋自己,應當是想仿照之前歷史中的人物,想要自己三顧茅廬,讓自己寫信去請。
太子將自己心中的說法全部告訴給王太監,王太監聽過太子的想法,心中有些無奈。
他覺得這應該不是一個人能夠想出來的東西吧?這有些太過于天真了,首先不說成熟的周啟是否會站隊,說不定人家就是等著你們打完了之后再來呢。
可太子竟然這么天真,他又有什么辦法?
他只是太子身邊的一個奴隸,他自然是要附和的,再者說了,他已經努力隱忍了十年了,也不差這一點點時間,便是說道:
“老奴覺得周啟陳書瑞必定也是這個看法,不如太子便寫封信,也能夠瞧到他們的想法究竟是什么,當然他們也有可能是真的不站隊,等到了后來,再緩緩的站隊,這也是有可能。”
“畢竟從我的情報上看,他們始終在為這難民和百姓的安穩做貢獻,因此,事實上,他們若真的只為百姓做事,沒有參與到權力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太子點點頭,他順著王太監隱晦的思路走了過去,發現若是兩位宰相真的僅僅是想要為百姓著想,那他自己的想法倒真的有些自私。
在他看來,兩位宰相的做法的確是有人令人敬佩的。
他便是接著說道:
“王叔,你倒是說的有道理,倒是與我有些以小人之腹猜測君子之心了,是我的問題。”
王太監可不敢說是太子的問題,便是直接說道:
“太子,這件事情倒也不是您的問題,你是站在君王的角度上看問題,他們更注重民生,不然你怎么說皇帝之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