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彤兒心里抱怨著:不該把散銀讓招娣保管,還是有錢放在自己手里好呀!
此時是銀子用時方恨少······
許嬤嬤也不推拒,畢竟救小姐的命要緊。接過碎銀,雙眼發(fā)紅,嘴里答應(yīng)著:“好,好,老身這就去喊人來。”
汪彤兒趁此機會,把放在是石墩上還沒曬干的衣服收了起來,用一件外褂子做包裹把衣服包裹起來帶走。
“小雪,還有吃點東西嗎?有就趕緊弄來吃飽好趕路。”汪彤兒肚子是真餓得慌,還不知道要走多少里路才能到鎮(zhèn)子里。
小雪一聽,忙點著小腦袋說道:“有,還有倆只煮雞蛋是留給少爺醒了時吃點。”
只是可惜,少爺從昨天開始就沒蘇醒過來。汪彤兒也不客氣,就著破碗里的薄粥,吃下一只雞蛋。
小雪也把破鍋子里僅有的半碗粥盛出來留給許嬤嬤吃。
汪彤兒一見,對她說道:“你把粥喝掉不用留,我這還有一只雞蛋給許嬤嬤吃。”
沒讓汪彤兒久等,許嬤嬤就找來兩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手里抬著副空擔(dān)架過來。
這兩位山民一個叫李林,一個叫李山,家都是離得破廟最近的,他們見到這三個瘦小的半大孩子,心里也生出許惻隱之心。奈何,自己家里也是窮得叮當(dāng)響,有同情心也沒用啊?
哪有余糧跟銀子接濟他們?
他們記得早先是倆個小少年的,怎么幾天沒見,又多出一個來呢?
不管他,兩人得了這一小塊碎銀,足夠換取幾十斤的糧食。
幾人齊心協(xié)力把秦玉搬上了擔(dān)架,許嬤嬤細(xì)心地把那床破被子蓋到秦玉身上。汪彤兒趁空隙把一只雞蛋塞給許嬤嬤,怕她不吃,說道:“這是留給你吃的,我跟小雪已經(jīng)吃過了。”
許嬤嬤見她這么一說,也就不客氣地把那只雞蛋剝開了吃掉,
她跟小雪這幾天一直都是食不果腹,要不是遇見汪彤兒,她們還不知道往后日子該怎么熬下去。
沒想到鎮(zhèn)子離她們落腳的地方不近,要翻過一座小山頭才能到。
山間小道彎彎曲曲,是崎嶇不平,虧得是座不高的小山,要是座大山的話,估計汪彤兒肯定撐不過半個時辰的山路,就會累得走不下去。最主要的也是救人這個信念支撐著她,不然,夠嗆。
也虧得有小雪攙扶著她,就這樣,走走停停,也走了大約兩個時辰終于看見前面鎮(zhèn)子的影子。
要依照汪彤兒,她真想癱坐在道路旁,真的不想再挪動好像不是自己的兩腿往前走......
這個小鎮(zhèn)叫老壩鎮(zhèn),由于此地不富饒,鎮(zhèn)子里也是冷冷清清,少有行人。
不過,由于是山區(qū),外地來收皮毛的商人倒也不少人。
李林跟李山抬著擔(dān)架把她們一行人領(lǐng)到老壩鎮(zhèn)唯一的小醫(yī)館里。
汪彤兒一進醫(yī)館里,撲鼻而來的都是中草藥味。
不大的醫(yī)館門面房里,不管是藥柜抽屜里還是堆放在墻角的藥罐子里都是貼著標(biāo)簽,里面裝的都是各種研磨好的草藥。
藥鋪里兩個小學(xué)徒正在擺弄著新研磨好的草藥,見他們推門進來,兩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計,見擔(dān)架上昏迷的病人,趕緊招呼道“快,快把病人放木塌上。”一個小學(xué)徒走上前來接待病人,一個小學(xué)徒快步往后門跑去,估計是去喊掌柜或是大夫。
李林跟李山把人送到醫(yī)館后,收起擔(dān)架跟許嬤嬤說了一聲:“這位老嫂子,天不早了,俺們得趕回去。”
許嬤嬤趕緊給人道了聲:“謝謝二位大哥,回去時小心。”
汪彤兒小包里還有七八枚銅錢,她掏出來遞給他們說:“這幾枚錢,二位大哥拿去買張餅子墊墊饑吧。”
畢竟這么遠的山路,人家還要走著回去。
李林李山遲疑道:“這,你們還要替那位少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