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蒙族便是這個意思,不僅僅如此,他們故意在各國的邊疆制造混亂,便是想其他國家早點交戰。”
常星壽心里著急,所有憂慮也是溢于言表。
“可是眾臣幾乎都是統一的口徑,均是強烈建議朕趕快發兵,似有十萬火急的樣子。”衛政搖頭,苦笑。“皇上,那你也只是跟眾臣做做樣子即可,至于什么時候發兵,則要看蠻族那邊大軍的動靜,白云關固若金湯,
蠻族縱使有千軍萬馬,也不可能長驅直入,皇上,民富國強才是王道啊!”常星壽苦口婆心,仿佛又回到了昔日教衛政念書的時候。
“常先生,朕已經明白了,朕希望你能夠上朝幫朕力纜狂瀾,即使發兵,也要到最關鍵的時候。”衛政好似一下子豁然開朗。
郎族,邊境一座小城。
這里是郎族的咽喉要道,蒙軍若想進攻郎族,必須穿城而過。看似彈丸之地,卻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兩天過去,李元嵐竟然打造出了十萬只雕翎箭。
僅僅的李元嵐的一千個工匠,也是遠遠不夠。
李元嵐身為郎族大王,深得民心,在他打造雕翎箭時,至少有萬余人參加打造,可謂是全民皆兵。
所有的軍士,均已經出城埋伏,小城里也是靜悄悄一片。沈軒便所有的百姓做好準備,全城卻是張燈結彩,在慶祝勝利一般。
李蕓見沈軒從容,淡定,心里越發是忐忑不安。
據探馬來報,此次蒙軍集結了五萬大軍,經過彈丸之地的郎族,想必是勢在必得,更在其他國家面前樹立威信。
“公主,你也不要擔心,蒙軍五萬大軍,在小生眼里,不過是烏合之眾,郎族雖小,但人心團結,
武器裝備精良,只要郎族人民萬眾一心,定會讓蒙族軍隊灰飛煙滅。”沈軒折扇輕搖,若是再往后幾百年,卻似與三國諸葛亮有得一比。諸葛亮善用兵,只不過生不逢時。
沈軒此番穿越回去,將諸葛亮的生平又熟讀了一遍,諸葛亮一生所用的計謀,沈軒也是盡數掌握。
三天時間,眨眼即過。
距離郎族邊境不足五十里處,蒙軍五萬人馬,浩浩蕩蕩朝郎族進軍。
郎族雖小,卻同時是衛朝和蠻族兩個國家的門戶。郎族之所以一直存在著,便是衛朝和蠻族故意留下的一個天然屏障。
蒙王知道取下郎族的深刻意義,一旦拿下郎族,蒙軍便是進可攻,退可守,占據了百分百的主動權。
此役,蒙族王子親自帶領大軍前來。
若是侵犯大衛或者蠻族邊境,蒙王或者還會有所顧慮。
郎族有如一只麻雀,蒙軍出軍,定可一舉拿下。
行至郎族邊城不足五十里處,蒙軍扎下了營寨。
探馬前去打探,沿路之上,只能遇到逃難的百姓,未能見到一兵一卒。
就那些老百姓的話所講,郎族大王已經做了縮頭烏龜,根本不敢出面跟蒙軍打仗。
不過,現在掛帥的,是大衛書生沈軒。
蒙族大軍對沈軒并不是很了解,卻聽說過大衛軍與蠻族交兵情形。
蠻族十萬大軍,被大衛殺得雞犬不留,血流成河。
蒙族王子名叫扎西,自幼苦讀兵書,騎馬善射。
中軍帳中,扎西召集眾將領,商議進軍大事,
一名文官上前,手捧官符:“殿下,微臣以為,兵貴神速,聽說郎族正在打造弓弩和大炮,
況且還是那個妖孽沈軒在幫忙設計,若是郎族將弓弩大炮完成打造成功,我軍進攻將更加受阻。”
眾臣聞言大炮,不禁心驚膽戰。
郎族所制造的大炮,肯定又是經過改良的,殺傷力一定會大有提升。
“那依你看?”扎西這是第一次帶兵打仗,只想樹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