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合作了?諸葛亮的速度真快,看來孫權對周瑜滿滿的都是忌憚。”
郭泰想了好一會,道:“丞相可以安排人去江東找孫紹,輔助他在孫權起兵的時候,叛出吳郡,再讓這個人扶持起孫紹,反抗孫權即可,不過這個人,不能隨便,能讓丞相放心,可以代替大漢招降孫紹,又可以讓孫紹信服。”
曹操想了一會,想不出可以用誰,問道:“文政是否有推薦?”
“劉曄劉子揚!”
郭泰慢慢地說出一個名字,續道:“他是漢室宗親,投靠了丞相,讓他去辦事能放心,可讓他帶著天子的詔令去見孫紹。”
所謂的天子詔書,就是曹操的詔書,最后給天子蓋一下印。
曹操直接確定下來:“既然文政推薦,就用劉曄,但孫劉再聯軍,這次是對戰周瑜,文政認為誰勝誰負?”
“打不起來的!”
“丞相應該還記得,我曾說過,周瑜命不久矣?”
“只要周瑜一死,我們的計劃差不多就成了。”
郭泰算了算時間,周瑜的確是快要病重,應該是這個時候。
“周瑜死了之后,跟在他身邊的將領,有一部分應該會跟著孫權走,另外一部分有可能去投靠孫紹。”
“到了這個程度,江東會被分裂成兩個部分。”
“孫紹一定要占據北部,成為我們的屏障,南部要是打不下來,就留給孫權,讓他去劉備玩。”
“只要劉曄能掌控得了孫紹,剩下的隨便他們怎么斗爭,我們就做背后的漁翁。”
郭泰繼續說道。
曹操想了好一會,拍手贊嘆道:“文政說的沒錯,周瑜不在了,江東的矛盾會越來越深。”
“若是江東分裂,將導致孫權領地變小了,進而對荊州南部動兵,擴展勢力,就算不用我們再挑撥,孫權也一定會和劉備打起來。”
他佩服道:“文政這個計劃,從最初的安排開始,再到現在,環環緊扣,把他們全部算計進去,妙不可言!”
看了看郭泰,又看了看自己的兩個逆子,年紀相差也不大,但能力卻有云泥之別。
他們要是有文政的十分之一本事,自己也不用再操心到這種程度。
真是逆子!
“略施小計罷了!”
郭泰謙虛地拱了拱手。
有能力的人,還那么謙虛,如果曹丕二人有這個能力,都得意到飛起來了。
不行!
曹操認為,一定要讓曹丕兄弟二人,跟在郭泰身邊學習。
哪怕是學到了十分之一的本事,他也放心地把曹家交給曹丕。
郭泰又說道:“我還有一件事想提醒丞相,荀文若既忠于陛下,又忠于大漢,若是幫丞相,則失去君臣大義,若是幫天子,又壞了和丞相的情分,進退兩難,我認為可以把文若從尚書令的位置撤下來,擔任大司農,使其遠離天子,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他能做到的,只有如此。
只要荀彧少了和天子接觸的機會,或許有可能改變這個結局。
“文政連這個也考慮到了!”
曹操一怔,隨著自己地位的提高,漢室的地位逐漸衰弱,前者很明顯蓋過后者。
為此,荀彧最近愁眉苦臉,困惑不少。
曹操當然能看出來,荀彧困惑的是什么。
他還沒有問要怎么解決,已經被郭泰看透了,又問:“如果把文若撤下,尚書令一職,誰能擔任?”
“董昭吧!”
郭泰淡淡地說出一個名字。
董昭是跟隨曹操很久的舊臣,功勞甚高,但職務不算高,能力是有的,取代荀彧的職位絕對可行。
沒想到文政考慮得那么長遠,先是劉曄,然后是荀彧和董昭,將他身邊的情況,分析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