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如何不是我江東的地方?”
張昭這樣就不服了,憑什么你們可以占據,我們就不行,反駁道:“當初聯軍抗曹,我們江東出兵最多,實力最強,功勞最大。雖然還是戰敗,但守住荊州南部,你們卻趁機北上偷襲江陵,最后什么都得不到,還幫不上忙。”
看到他那么激動,諸葛亮便笑了:“荊州也不是我們主公的地方,更不可能是江東的,而是公子劉琦的!”
“我”
張昭還想說什么,但話到了嘴邊,硬是被他咽回去。
荊州是劉表的,眾所皆知。
現在劉表和劉琮都死了,只剩下一個公子劉琦,繼承荊州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了劉琦。
張昭不滿道:“你們更應該撤出荊州!”
“子布又說錯了!”
諸葛亮搖著羽扇,淡定地說道:“我主是天子皇叔,漢室宗親,又是劉景升族弟,如今荊州形勢動亂,我主擔心公子無法掌管全局,便留下來輔助公子,治理荊州,理所當然。”
張昭又不知道說什么好,因為這些都是事實,難以反駁的事實。
劉備有一個其他人都沒有的優勢,就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再加上他的仁義,做什么都是有名有份,名正言順,站在道德的巔峰。
哪怕是當皇帝!
“但是荊州怎么辦?”
張昭又追問道。
“赤壁一戰,江東出力最大,我們并不否認,但我主并非要強占荊州。”
諸葛亮笑道:“只要公子劉琦還在,我們都會輔助他,若是公子不在了,主公會把荊州南部,歸還給你們。”
劉琦不在,唯一的可能就是死了,但劉琦還是壯年,這要等多少個十年才會死?
張昭覺得諸葛亮就是無理取鬧,順便惡心自己,口里說的是大義,心里的全部都是霸占。
“子布若是不信,我們這就簽訂協議。”
諸葛亮繼續說道。
張昭不可能相信,他們這是耍賴拖著不還,再糾纏下去也沒用,冷哼一聲道:“你們的好手段!”
說罷,他揮袖離開,畢竟這里是別人的地盤,要是鬧起來,離不開都有可能。
直到張昭走遠了,劉備才出來道:“軍師,我們這樣做真的沒問題?”
他這是擔心自己的仁義受損,人設立不住,以后難以再招兵買馬。
龐統先說道:“主公請放心,剛才孔明所說的都是實情,作為漢室宗親,天子皇叔,劉景升的族弟,主公輔助公子劉琦又怎么了?天經地義的事。”
諸葛亮微微點頭道:“主公占盡大義,合情合理,由不得他孫仲謀反對。”
有他們的話,劉備就放心了。
合理即可,仁義還在,他就能繼續打天下。
張昭帶著諸葛亮那些話,回到了會稽。
孫權被趕出吳郡之后,只能在會稽駐扎,一直找機會再打回去,很快他得到消息,說是孫紹背后還有曹操幫助,劉曄就在孫紹身邊。
如今北邊大軍壓境,不是孫權所能撼動,也打不動。
這樣一來,更證實了他以前的猜想,周瑜早就暗通曹操謀反。
“劉備他敢!”
孫權聽完了張昭的話,便是大怒,恨不得馬上出兵去攻打柴桑。
“主公,攻打劉備,是下策!”
張昭馬上分析說道:“孫紹還在我們北方,此時攻打劉備,他卻來攻打我們,如同是腹背受敵,對我們不利,另外劉備站在仁義的巔峰,我們去攻打,只會是不義。”
孫權無奈地問:“難道看著劉備把荊州接管了?”
“只要劉琦死了即可。”
張昭淡淡地說道。
孫權眼眸一亮!
沒錯,只要劉琦死了,一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