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戰亂不斷,從呂布到馬騰,中間還征討了一次烏桓,特別是南下赤壁一戰,耗費更大?!?
曹操苦笑道:“攻打西涼時,軍餉恰好夠用,現在內庫的錢不多,盡管秋收剛過,但糧草的儲備只支持拿下漢中,要是想再打劉備和孫權,就不太夠了?!?
戰爭的耗費巨大,特別是持續了數年的戰爭,曹老板的家底基本都搭進去,現在有點耗不起。
郭泰說道:“丞相不是在推行內戒令?”
“內戒令只能慢慢地推行,急不得,無法盡快解決問題?!?
曹操現在要征服天下,這個可是比較急,又問:“文政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能盡快補充內庫,再征集糧草?”
郭泰想了好一會:“我的確有一個方法,從世家身上刮錢,只要有足夠的錢,內庫殷實了,置辦糧草自然不成問題?!?
曹操懵了懵:“文政你是不是還沒睡醒,世家的錢,哪有那么容易刮下來!”
那些世家富得流油,還精明得很,要他們的錢,跟割肉一樣疼。
除了郭泰的郭家,荀彧的荀家等幾個追隨的家族,愿意無條件地資助曹老板,其他的一毛不拔,打壓又不能打壓。
如果可以的話,他早就去問世家要錢了。
“我所說的從世家身上刮錢,是讓他們自愿把錢送來給我們,不是求和用強硬的手段?!?
“還是文政有辦法。”
曹操急切地問:“這要怎么做?”
郭泰想了想曹老板掌權以來的為政舉措,除了一個內戒令,還有唯才是舉,抑制豪強,想要打破門第觀念,鹽鐵專賣,推行屯田,興修水利等等。
“從鹽下手!”
歷朝歷代以來,只要國家財政有問題,都會從鹽下手,嚴厲打擊私鹽,改革鹽的稅收,確保國庫的收入。
可以這么說,鹽是立國之本!
想要充盈國庫,鹽是最合適的。
“鹽?”
曹操想了好一會,搖頭道:“在這些年來,我實行鹽鐵專賣,想要恢復武帝時期的制度,還改進過,但效果不明顯,制鹽復雜,鹽價奇高,就算我盡力抑制不允許私下買賣,但那些世家豪強要賣,手段多的是,很難管得住?!?
郭泰說道:“那是丞相你們的方法不對,北方的鹽池,丞相掌握了多少?”
漢和帝廢除了鹽鐵專賣,到最后還是曹老板撿回來用的。
想要專賣,控制鹽池是必不可少的。
“十有五六,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其他的落入世家手里?!?
“但是我所掌控的鹽池,開挖很慢,投入的人力不夠,遠沒有世家的有底蘊?!?
“我也曾想過,從鹽價上打壓世家,將那些私鹽奪回來,但方法并不奏效,還虧了不少錢?!?
“因為成本很高,我們的鹽又沒有優勢,無法壓價,甚至會遭到打擊。”
提起了這些,曹操甚是無奈,又問:“文政怎么利用鹽?”
郭泰說道:“我知道一種制鹽方法,能用低成本,產出高質量的鹽,絕對是市面上所有鹽都比不上的。”
“文政你是認真的?”
曹操說話的聲音突然增大了好多。
“我們在許都外面有沒有鹽池?”
“當然有!”
“那就行,丞相準備足夠信任、能學習制鹽的人,再找上文若,后天我們去鹽池走一轉,我親自教他們制鹽,丞相一看便知?!?
郭泰作為農監長,荀彧作為大司農,正好就是管這方面的事情。
原來還真的有方法!
曹操拍手道:“等會回去,我就安排?!?
“但是我還有一事,文政覺得世家如何?”
他多次想對世家下手,卻又不得不依靠世家來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