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十二年。
十二月二十五。
清晨。
自昨日送行之后,顧錦年回來便一直沒有睡。
他暈厥過去,身體有些虛弱。
準確點來說,是精神上的虛弱,這段時間經(jīng)歷了太多,精神崩潰。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古樹吸收了眾生怨氣。
寅時。
才剛亮。
一夜的思緒,使得顧錦年平靜下來了許多。
砰砰。
伴隨著陣陣敲門聲響起。
顧錦年知道有人來了。
“進。”
很快。
房門推開,是蘇懷玉的身影。
他走進房內(nèi),將門緩緩關上,而后走進房內(nèi),直接落座下來。
“世子殿下。”
“京都有旨意。”
“百官都在彈劾你,這次做的有些過分,僭越了太多規(guī)矩,國法面前,陛下只怕也保不住你。”
蘇懷玉很淡然,他將京都的旨意說出,告知顧錦年。
只是,聽到這話,顧錦年沒有半點怨氣。
他反而覺得陛下沒有錯。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自己雖然是為民做事,可的的確確僭越了太多規(guī)矩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要是換一個人做了這樣的事情,無論出于任何目的,只怕也得當場被賜死。
陛下的選擇沒有錯,百官的彈劾也沒有錯。
只不過這里面多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
“知道了。”
顧錦年點了點頭。
他很淡定,主要還是清楚,自己爺爺一定會保下自己,再加上自己所做的事情,也罪不至死。
顧錦年比誰都明白。
他一直把控著底線,雖然僭越規(guī)矩,但也拿捏的剛剛好。
真要說胡作非為的話,那昨日自己便會屠殺祁林王的十萬大軍。
只是沒有選擇這么做無非有三個原因。
其一,十萬大軍罪不至死。
說些不好聽的話,祁林王另有禍心,可跟這十萬大軍沒有任何關系,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
若因為一時之怒,殺了十萬大軍,的確能殺出個蓋世威名,可帶來的后果無法想象。
戰(zhàn)死沙場可以接受,就因為一怒之下,斬殺十萬人,這非君子也,也非仁義也。
其二,大夏王朝即將與匈奴國開戰(zhàn),朝廷會派兵前去鎮(zhèn)壓,倘若沒有奪十二城,那還好說,朝廷的大軍足夠了。
可如若是為了奪取十二城,或者是戰(zhàn)爭發(fā)生了驚變化,祁林王這三十萬大軍,無論如何都要出手,不出手他也可以等死了。
那么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殺十萬人,難免有些自找麻煩。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坑殺將士,有損氣運,如今命之爭下,自己背負命,雖然不明白這命的作用,可心里還是有些清楚。
做不得這種事情。
以上三點,就是顧錦年的理性,也是他不殺十萬鐵騎的原因。
聽著顧錦年這聲音,蘇懷玉也顯得很淡然。
不過他還是繼續(xù)開口。
“這次回京,只怕世子殿下要受牢獄之苦。”
“這樣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借助這次機會,好好看一看到底是誰想要針對世子。”
蘇懷玉很理性。
“我明白。”
“蘇兄不必多言,此次回京,朝廷該怎么罰就怎么罰。”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顧某心里明白,不會讓陛下難做,也不會讓我爺爺難做。”
顧錦年很自然,他明白蘇懷玉說這么多的意思,就是擔心這次回京后,若是陛下沒有選擇幫自己,自己產(chǎn)生心結(jié),凝聚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