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討論的結果,就是先從二十分鐘的總時間里,預支一分鐘出來,先進行一部分前瞻性研究。
至少搞清楚時空隧道兩邊的時間差會不會繼續存在,他們觀測1號星球的時候,對面的動作會不會真的放慢六萬多倍。
這個是基礎問題。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后,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研究,1號星球的地理、天文、水文這些方面的研究才能同步展開。
顯然,在討論會召開途中,他們還聯合了其他領域的學會一起研究。
總之,張天元需要負責的就是在實驗準備好之后,先打開一分鐘時空隧道即可。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張天元對這個自己基本看不懂的方案很快予以批準。
三天后。
實驗準備完畢,張天元轉移到流浪時空的地下城。
之前跟1號飛船連接的航天控制基地就在這里。
在一眾物理學家的圍觀下,通往星際時空1號星球的隧道再次出現。
幾乎在隧道打開的同一時間,已經進行過近百次演練的無人機隊伍帶著探測儀器快速飛過,眨眼間消失在時空隧道的另一頭。
張天元只知道上面有一架裝著的是原子鐘,這種數千萬年甚至更久才會產生一秒誤差的儀器,是全地球最為精準的計時設備。
那應該是用來測定1號星球跟地球之間的具體時間差的。
除了無人機外,還有數條信號天線也往時空隧道對面伸出了一截。
這些天線可以直接跟無人飛船連接,不僅可以下載飛船的新數據,還可以對飛船進行控制。
其實正常來說,肯定是把一個宇航員派過去更加方便的,但是1號星球的情況誰也不知道,萬一把人派過去,然后他被困在那里了,那可說不準會發生什么了。
所以還是這種遠程操作更加安全。
而且,隔“空”操作飛船的隊伍同樣進行過嚴厲的提前訓練,各種操作就如同本能一樣流暢,速度不比真人過去操作慢多少。
見到這一幕,眾多學者和張天元都立馬把注意力放了過去。
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現在就要揭曉答桉了。
“現在兩個地方已經直接連通了,時間還會存在比例上的差距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屏幕。
上面有兩個時間顯示,一個是流浪時空這邊的,一個是飛船內部的計時系統。
嗒嗒嗒。
連續三秒過去。
兩個時間顯示上的秒數都一起跳了三下。
1號飛船的操作員也報告說:
“飛船響應正常!”
“一切操作正常,沒有感覺到有延遲。”
易燁華和布蘭德教授對視了一眼。
時間比例一致了!
從剛剛的情況可以得知,1號星球那邊過了一秒鐘,他們這邊也過了一秒,而不是六萬多秒……
這是怎么做到的?
這里面的理論支撐是什么?
一大堆新的問題涌上兩人和其他學者的心頭。
張天元則是要更“務實”一些,反正物理研究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忙活的,那就看看那位米勒博士的情況。
所以他馬上下令:“探索米勒博士的信號吧,看看她是否還存活。”
“明白!”操作員馬上調出飛船在1號星球上的紀錄,“預警信號發送成功,目標應該已經成功接收到了!”
那就是說米勒博士應該還沒死。
張天元讓人利用飛船發出新的信息給米勒博士,讓她駕駛徘回者號跟無人飛船會合,并伺機在飛船落地的時候,進入無人飛船簽下里面的互救會協議,隨后再通過時空隧道返回。
不然按照正常情況,讓米勒駕駛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