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終于亮了,宋家村里所有人都徹夜無眠。直到村里開始傳出嘈雜聲,老婦人和那孩子才小心地打開昨夜里被踢壞的屋門,發現四大袋子糧食被碼放在門邊,不禁欣喜。孩子跑到大門外,看到村里人們正在前往宋大戶家,或者背著糧食從那已經消失的大門口出來,面色欣悅絡繹不絕??磥?,有時候遭一遭匪也不是壞事。
胡義等人早已行走在群山里,昨夜他們進了宋大戶的家,拿光了廚房里所有的鹽和吃食,打開了糧倉,用長布口袋卷了幾十斤糧食背上,從宋明尸體上搜出一把大眼擼子二十多發子彈,外加十五塊大洋。而后連夜離開宋家村,找個背風山谷露天里湊合睡了一覺,天一亮又向北方出發。
羅富貴背了滿身糧食還不甘心,愣是在宋大戶的后院里又抓了兩只雞,用繩捆了拴在腰上,有心還想換身衣服,無奈都太小,他穿不下,只好放棄這想法。他還是沒有離開胡義三人,因為他和胡義類似,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能干啥,沒有理想只為混口飯吃,反正他們仨都不反對,那就跟著八路混得了。
捷克式輕機槍如今抗在了胡義的肩膀上,今夕不同往日,現在這挺機槍胡義可真不愿再撒手,一為喜歡二為保命,用處不同了。胡義仔細檢查過了,土匪這機槍壓根就沒打過幾回,雖然因為疏于養護外觀發舊,但槍管槍機基本沒什么磨損,外舊內新,滿意,非常滿意,抗在肩上,不覺得沉重,反而比空著手還輕快。
小紅纓緊跟在胡義屁股后頭,一直在把玩著手里的大眼擼子。她根本不想要這槍,是胡義硬塞給她的,因為小紅纓一直覺得駁殼槍才最好。這大眼擼子外觀太難看,槍柄太厚,自己這小手不好抓,要兩只手握才行;彈夾才能裝七發子彈,好少;打得又不遠,七八十步頂天了。
胡義在講武堂學習的時候接觸過這槍,國人都叫它‘大眼擼子’,是美國貨M1911,國內很少見,所以子彈不好搞,這是唯一缺點。但這槍可是好槍,皮實可靠,點45大口徑那可真是一槍斃命不含糊,近戰火力最猛的手槍估計就是這玩意了。把它給小丫頭,以防緊要關頭自己照顧不到她的時候,讓她保命用。
對于打土豪這件事,馬良一直是持保留意見的,出于對胡義的信任和尊重,他毫不猶豫地參與了,卻也不后悔。雖然炸了人家大門還死了一個護院,但全村的窮苦百姓有糧食了,現在這個季節,糧食就是命啊,值了。十五塊大洋當時就被胡義分派了,羅富貴四塊小紅纓四塊馬良四塊,胡義留三塊。此時馬良攥著兜里的四塊大洋,合計著什么時候也要買本子,買筆,要識字。
接近響午,太陽高高地掛起,一支隊伍由北向南,走在山谷中的小路上。一行人兩種服裝,鬼子一個班帶隊,偽軍一個排跟著,美其名曰‘搜索隊’,其實就是搶糧小分隊。
最近鬼子在山里搞清剿,補給壓力大,派出很多搜索隊,四處收集糧食。搜索隊一律是輕裝,放棄機槍和擲彈筒,多帶幾條麻袋以方便行事。有偽軍說此路向南有個宋家村,所以這支搜索隊順路就來了。
這一帶的山都是光禿禿的,為了能夠隨機應變,所以胡義讓四個人離開谷中小路,走在一邊的山梁上,讓馬良這個腿快機靈的遠遠走在頭里探路。就快要走出山谷北頭了,忽見馬良急匆匆跑了回來。
“哥,前頭路上有鬼子。四五十個,正往南頭來呢?!?
“沒事,大不了躲在山背面等他們過去,先去看清楚情況再說。”胡義安撫住了身邊三人的緊張情緒,領著三人跑向前面的山包。
趴在山頭上觀察了一會,那支隊伍近了些,終于能看明白一些細節。前頭十四個鬼子帶隊,后面緊跟的是三十二個偽軍,一色輕武器,好像每個偽軍身上都掛著麻袋。
胡義大仗打得多,對于眼前這支鬼子隊伍還真摸不清目的來路,羅富貴在旁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