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看似是一考定終身,但實際上,遠不單單是一場考試那么簡單。想獲得更高的錄取率,想取得更高的名次,在考試之前一年,甚至數(shù)年,就必須開始行動起來。
陳恪和宋端平他們出川游歷,拜竭高人名士,又何嘗沒有此中打算呢?如今他們己經(jīng)是當今文壇盟主、翰林學士歐陽修的門生,自然不需要再費力氣拜謁,只要專心讀書便可以。
陳恪這次回川,一是給小妹定心、二是讓自己收心,三是辦理‘寄應開封府’的手續(xù),四是搬家……。
所謂‘寄應’用后世的話說,便是……高考移民。宋代科舉,分三級,解試、貢試和殿試,其中前一級是后一級的基礎(chǔ),所以理論上說,只有通過了在本路舉行的解試,才有資格到汴京,去參加下一級的貢試。
比如,蜀中的舉子,都要到成都參加發(fā)解試。
但這就牽扯到‘解額’的問起…所謂‘解額”就是錄取人數(shù)……地方各州的解額是固定的,所以,大宋的貢試參加人數(shù),總是固定的。
但大宋重視文教,為了鼓勵百姓讀書,真宗皇帝還親自做過廣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恩想,已經(jīng)深入民心,因此讀書人的數(shù)量連年jī增,發(fā)解的名額卻從不增加,這就導致了發(fā)解試時,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殘酷競爭。
一旦過去了,雖然不說是康莊大道,但四取一的貢試,足以讓人幸福到流淚了。
雖然按規(guī)定,生員必須在本州本貫應試,但朝廷也有條件的允許在別處應試……,比如在京的官員,原籍離京兩千里,允許其子弟‘寄應開刮府,:又如鄉(xiāng)里遐遠、久住京師者,許于國子監(jiān)附學,在京城參加考試。
在京城考試有什么好處呢?想想后世就知道了。而宋代對京城的政策傾斜,甚至還要超過后世。比如在汴京城內(nèi),同時會舉行三場發(fā)解考試……國子監(jiān)發(fā)解試、開封府鄉(xiāng)試、以及別頭試。
三種考試針對不同人群……前者是為在國立大學念書的監(jiān)生準備;二者是為開封府的土著市民準備;三者是為那些未經(jīng)科舉得官,又想?yún)⒓涌婆e者,以及權(quán)貴子弟準備。加在一起,其錄取率要遠高于地方。
除了減少發(fā)解考試難度,士人移民汴梁,還可獲取京師無比優(yōu)越的教育資源,所謂‘國家用人之法,非進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非善為詩賦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學京師者不善為詩賦論策。,此外省試的考官也居于京師,更利于士子考試信息的把握。
從以往經(jīng)驗看,通過京師發(fā)解考試而登進士的比例最少不低于四成、最高甚至能達到五成……,這遠遠高于地方各州兩成多的登第率,由此可見京師教育質(zhì)量之高。
陳希亮是京官,眉州距離京城,有好幾個兩千里,因此陳恪兄弟可以辦理京城戶口,合法參加‘別頭試’宋端平本來是沒那個能耐的,但他在昆侖關(guān)立了功,刻了個從八品的承奉郎……,雖然是散官虛職,根本就沒地方上班,卻不僅有俸祿拿,還有資格參加‘別頭試’
只是雖然可以在京城考試,卻仍須本鄉(xiāng)命官委保,判監(jiān)引驗,還得取得五名一同參加科舉者的互保文書,才可以在京城報名。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回川這一趟。
到了年底,該辦的手續(xù)都辦完了,宋端平便和陳恪商量著,什么時候好出發(fā)了。這時,便聽蘇詢道:“別急,等我我們一起!”
兩人登時就震驚了,心說你們家也有北京戶。?這隱藏的也太深了吧?蘇老泉心里不屑道:‘你以為我白跑京城這多趟?,說起來,前后蘇詢落第四五次,雖然自身一無所獲,卻早把科舉的所有門道給摸透了。
大中祥符七年,朝廷頒布旨意:‘對于卓然不群、驚才絕艷者,許召有出身京朝官充保,所保不過三人。’即是說,某些夠資格的官員,可以保送三人入京考試,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