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結恰在此處!”陳恪沉聲道:“十二年前朝廷為什么舉新政,老龍圖比我更清楚,是因為在那時,國家存在的重重問題,便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但在官家手中,新政興亡勃乎,問題并沒有解決。請問老龍圖,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你覺著那些癥結,是減輕了,加重了,還是保持沒變?”
“朝廷政冶還算清明,如果運氣好,沒有天災戰禍的話,尚且能維持。”
“那就是聽天由命了。”
“這已經是最好的狀況了。”包拯沉沉一嘆,面現憂色道:“三郎,實話跟你說,情況比你能想到的還要糟糕。哪怕是當今官家,最多再過十年,麻煩就要爆發出來。”
“正宗的官家尚且如此,換上個弱化版的又會怎樣?”陳恪沉聲道:“所以我說,若他只有這么點本事,便要給這個隱憂重重的老大帝國掌舵,一定會觸礁的!”
“仲方偏頗了,你方才說‘王莽謙卑未篡時”怎能不知,還有一句叫‘周公恐懼流言日’。”包拯搖頭笑道:“處在他那個境地上,其實是很尷尬的。十分才干,只表現五分,甚至三分。才不能盡舒,自然也無法定論。”
“民間有個辦法,叫‘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陳恪悠悠道:“朝廷有‘未經地方長官者不得任宰執’的規定,就算新科進士,也需要先在地方實習,以觀其能力,再做任用。為什么到了選定一國之本,卻反要靠撞大運了?”
“哈哈哈……”包拯大笑起來道:“你的意思是,讓官家先給他官做,以考察他的能力?”
“有何不可?像他們這種宗室,本身就掛著各種虛職,朝廷只需改為實授,命其去地方就職。”陳恪卻不覺著好笑道:“這樣一方面。可以讓他增加實際經驗,不會問出‘何不食肉糜’的話。另一方面,也可考察他的行政能力、了解他的執政方針。退一步說,假使官家未來有了龍子,或者他不合朝廷心意,只需命其繼續在地方為官,不讓他返回京城即可,這樣不損任何人的面皮。對朝局的沖擊也最小。”
其實陳恪有更靠譜的方略。但這是在談論立儲之事,自個表現出深思熟慮,顯然有害無益。橫豎只需要表達一種觀點。用不成熟的法子便足矣。
“你這法子雖不現實。”包拯仔細想想,沉聲道:“但至少點醒了我,未來儲君之選。事關國家前途,是萬萬急不得的!”
“對,萬萬急不得!”陳恪重重點頭道。
~~~~~~~~~~~~~~~~~~~~~~~~~~~~~
同一片星空下,位于西華門外的韓府,韓琦書房。
韓相公有早睡早起的習慣,他是從床上被叫起來的。但直到打扮整齊、精神抖擻后,他才到書房來見汝南郡王。
“老王爺深夜而來。”看座后,韓琦淡淡道:“卻不怕遭人非議。”
“顧不上那許多了”,趙允讓還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他一臉苦笑道:“俗話說“多子多孫多冤家’。老朽凈生了些惹禍的祖宗,能有什么辦法?”
“還有句俗話叫做‘不癡不聾不做家翁’。”韓琦揣著明白裝糊涂,微微笑道:“有些事睜只眼閉只眼吧。他們鬧騰他們的去,老王爺要是各個操心,那可一時不得清閑了。”
這句話雖然是故意亂講,卻引得趙允讓十分感慨。唏噓道:“《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做爹娘的天生就欠孩子的,能有什么本辦法?”
短短片刻,他已經說了兩遍‘能有什么辦法”韓琦便知道。他這是求援來了,于是一聲不吭的望著他。
趙允讓也正望著韓琦。等著他接個一句半句,好引出主題。無奈韓相公只是捻須端坐,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趙允讓知道他是不想趟這趟渾水,這一點不奇怪。因為韓琦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