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里說,廣南路轉運使王罕,領兵到達廣源州邊境,對儂宗旦陳述和睦相處的好處。5最終,招降儂宗旦父子歸降了大宋。并奏請朝廷冊封宗旦為忠武將軍、其子儂日新為三班奉職……當然,事情肯定沒這么簡單,不過萬里之外的官家,只要知道結果就好,至于經過,不捅出大簍子來的話,都是可以忽略的。
“恭喜官家。”陳恪趕緊奉上馬屁道:“廣南終于平定下來了!”
“是啊,五年了,不容易啊。”趙禎感嘆道:“也算三喜臨門。”
陳恪不知道除了大比,還有一喜是什么,但官家不說,他也不好問……后來才知道,原來趙禎養精蓄銳半年,最近終于開花結果——時隔十年之后,宮里終于有女人懷孕了!
興許,這才是官家比較興奮的真正原因。
~~~~~~~~~~~~~~~~
“不過,也不敢說……”誰知趙禎話鋒一轉,又從袖中,拿出一份密報,遞給了陳恪。
這還是那王罕和蕭固的呈報,只見密報上寫道:‘宗旦告曰:蠻賊儂智高猶在大理國,及嘗往來蜀中,聞與大理結親,聚集蠻黨,制造兵器,訓習戰斗,不可不為朝廷慮。’
乃是一條由儂宗旦提供的,極重要的情報——那個挑動東南大亂,險些成為第二個元昊的儂智高,竟然沒死,而是率領殘部,逃到了大理,而且活動活躍,不僅重新站穩了腳跟,更與大理國上層建立了聯系,開始積極籌備再次造反呢!
陳恪的第一反映是,當年狄元帥的慎重是多么英明啊,要是當時按其他人的意思,把那具穿龍袍的尸首。當成是儂智高的話,那現在可就坐了蠟了。
“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趙禎一臉嚴肅的點頭道:“這些夷狄的生命力,簡直不可思議,只要給他們一點時間,馬上就能復原,而且比原先更強。”這是西夏崛起,給趙宋王朝上得沉重一課,官家自然不敢小覷。
恪點頭道:“官家說得對。”
“只是。為什么儂智高要去大理,而不是交趾?”趙禎看看陳恪道:“諸位相公也沒說出個所以然,陳愛卿是蜀人。又曾經跟他打過交道,可能道出一二?”四川緊挨著云南,而且青神縣又在川南。距離大理國很是不遠,官家還真是問對人了。
“那微臣就斗膽說說。”陳恪想一想道:“假定儂宗旦的情報屬實,那么儂智高為什么不去交趾,我以為原因有三。第一是歷史原因,儂智高的父親儂全福,就是被交趾王所殺的。交趾人兇殘野蠻,常有吞并廣源州之念,他擔心兵敗之后去借兵,難保不重蹈其父的覆轍。”
“而且據微臣當年在廣南聽聞。儂氏在唐代被稱為‘西原蠻’。‘西原’之中又分為‘儂洞’和‘黃洞’。儂智高便是黃洞儂族,在廣西廣源州,另有儂洞儂族,生活在在富州、特磨一帶,其地正在云南。微臣估計,這一族兩部可能比想象中,要聯系緊密。且其同族在大理國。應該有一定地位,不然他也不可能,這么快就跟大理上層打成一片。”
官家頷首,示意陳恪說下去。
“第二個原因,就是大理國本身的因素了。大理國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其國土廣袤,實力強大。而且并非我大宋藩屬。乃一獨立王國耳。儂智高投奔大理借兵,起碼朝廷不能直接干預,不能隨便入境追捕,其安全程度自然比跑去交趾乞憐、冒著像其父全福一樣被殺的風險好千百倍。”
“三者。以微臣所見,儂智高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再次造反,而是站穩腳跟。他最大的敵人也不是官軍,畢竟只要躲在深山老林里,朝廷就奈何不得他們,他怕的是同樣擅長山地作戰的交趾人。而大理國曾多次與交趾兵戎相見。且其強大的國力,遠非交趾可比。因此,儂智高投奔大理,正可借助大理的力量防備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