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領土?”趙宗績冷聲道:“恕在下孤陋寡聞,怎么只知道你們占了我們的燕云,不知道我們還占了你們哪兒?”
“就是燕云。”耶律德容糾正道:“燕云,是我們的燕云,當年中原所獻的國書地圖俱在,燕云十六州寸土可查。如今,尚有十縣之地,在南朝手中。”
“不知是哪個國家所獻之國書、地圖?”陳恪出聲問道。
“后晉皇帝石敬瑭。”耶律德容笑道:“聽說你還是個狀元,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
“且不說石敬瑭乃胡兒偽帝,焉能為我漢家做主。”陳恪卻不以為意的笑道:“單說他所獻燕云一事,就大大的站不住腳!”
“怎么就站不住腳?”耶律德容冷笑道:“連你們漢人所修的《五代史》上,也承認后晉是正朔王朝,怎么到了陳狀元這里,就成了偽帝了呢?”
趙宗績也暗暗捏一把汗,對呀,仲方怎會犯如此簡單的錯誤?
“還知道有《五代史》,不簡單啊。”陳恪沉聲道:“但我敢打賭,你肯定沒仔細看過《五代史》。”說著淡淡一笑道:“今天我就教教你,《五代史》上是怎么描述這段歷史的——初,石敬瑭為后唐河東節度使,因受后唐末帝李從珂猜忌,遂決意謀反。但是他擔心,自己的實力不夠,遂由掌書記桑維翰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后,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
“契丹太宗皇帝得表大喜。以兵援之,大敗后唐張敬達。同年冬月,契丹太宗皇帝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并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陳恪說完,正色對那耶律德容道:“這段歷史,不僅我國史書如是記載,遼國的實錄上,也是同樣描述。事實充分證明了。是遼國為圖謀我燕云十六州,而與叛國賊石敬瑭串通一氣,悍然出兵中原,橫加干涉我中國內政。沒有遼國出兵,就沒有石敬瑭建立后晉。這個因果關系一目了然。從古至今。被異族擁立起來的王朝都是偽朝!請問我們稱呼石敬瑭是偽帝,有什么錯誤?所謂獻燕云國書,又如何站得住腳?”
“對!”趙宗績馬上來勁了,沉聲道:“要算老賬的話,燕云十六州都是我大宋的,你打算繼續算下去么?”
“這。這……”耶律德容這才想起,前輩們總結的與南朝談判十誡之一。‘絕對不要和南朝官員比學問,他們是從小喝墨水長大的。’那么該怎么辦呢?他又想起十誡之二:‘我們從小騎馬長大的契丹人。要相信強硬勝于巧舌!’
“你們漢人最是狡詐,我們說不過你們。”想到這,他定下神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道:“我們就知道,那十個縣原先是屬于我們的,我們必須要回來!南朝不給的話,我們只能自己取了!”
“你們為了十個縣就耿耿于懷,那我們為了十六州,是不是要夙夜難寐呢?”面對這種**裸的訛詐,陳恪火氣上來了,他知道,對策只有一個,那就是決不讓步!哪怕一寸的后退,都會惹來更大的貪婪:“我們之所以保持克制,無非就是因為當年我們先帝與你家先帝的先帝,簽訂了澶淵之盟。當年澶淵大戰,我們先帝仁慈,念在孤兒寡母不易,念在兩**民涂炭,這才放你們一馬,并簽訂了明顯是我國吃虧的盟約。我們大宋子不改父道,所以雖然不痛快,但一直遵守著當初劃定的疆界。倒是你們,以重信守諾著名的遼國人,莫非把先帝盟約當成草紙了?”
‘這家伙,怎么老跟吃了炸藥似的?’耶律德容心里暗嘆、口中分辯道:“當然沒有,我們只是要回屬于自己的土地,并沒有破壞盟約的意思。”
“你們一定要割地,就是在破壞盟約,‘澶淵之盟’就此失效!”趙宗績斷然道:“真要這樣,割地就只是個借口,我們南朝決不答應,唯有橫戈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