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陳恪不得不放下輕視,仔細思考這句威脅的背后了!
那是他的潛意識一直認為,趙宗實等人不會這樣善罷甘休。他們依然黨羽遍布朝堂,并和軍隊關系不錯,正可謂萬事俱備,絕不會因為東風不來,便放棄總攻的!
東邊不亮西邊亮,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翻盤的……
陳恪不禁擔心起趙曙的安危。在他和他的同黨看來,只要趙曙安好,己方便勝券在握,只需等待那一天到來便可。但趙曙身邊有玄玉率領的一眾高手護衛,還有兩千捧日軍,就算遇上軍隊也能脫身。
那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也許夫君陷入誤區了。”小妹想了想道:“這種時候,就算除掉了晉王,趙宗實也不過是為他人作嫁。”乾元節后,官家封賞百官,有爵位的晉爵一等,沒爵位的升官一級。趙曙便從齊王晉為晉王,一個被視為儲君的王爵!
“嗯……”聽了小妹的話,陳恪發現己方之前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趙曙和自己身上。卻沒想到,彼消此長之下,對方如果直接正面決戰,肯定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下,如果換成自己,要么放棄,要么出奇兵、行險招,才能反敗為勝!
想到這,陳恪突然打了個激靈,他意識到趙曙此刻離京,正是趙宗實一手造成的!若不是他們將耶律洪基的行蹤曝光,官家肯定不會讓晉王當這個送伴使。
趙宗實為什么要讓趙曙離京?既然不是存心加害他,肯定是想讓他在某件事發生時,恰好不在京城。
陳恪閉目冥思,他一下想到,之前的‘行刺陳希亮案’和‘競技場爆炸案’,極可能對方故意制造出來,吸引己方注意力,結果忽略他們的真實目的!
這樣一想,不禁豁然通暢。那么只剩一道填空題,他們到底有何圖謀?!
夫妻倆決定各自冥思苦想,然后寫下來看看,是不是猜的一樣。
盞茶功夫后,陳恪看到了小妹所寫的,乃‘一旦山陵崩’五個字。
小妹也看到了陳恪所寫的‘效祖宗事’四個字。
兩人都面色煞白,因為他們猜得是一件事!
宋朝的皇位繼承,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宋太祖趙匡胤的‘燭影斧聲’自不消提,就連真宗這樣正牌的太子,在即位時都險象環生!
盡管趙光義強勢了一輩子,掌控了一輩子,但悲哀的是,他剛剛咽氣,尸骨未寒時,他生平最近親的兩個人便背叛了他。
一個是曾經幫助他篡位的大內總管王繼恩,另一個是他的皇后李氏,這兩個人險些便聯手毀了太子趙恒的皇位……真的是只差一線之間。
也許是顛倒皇位上癮了,王繼恩這個背叛了太祖的死太監,在太宗駕崩后,又習慣性的背叛了,他先聯絡了兩個同伙,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然后找到了擁有可以廢立皇帝的至高權力的那個人。
李皇后!
這可不是亂說,在大宋朝,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那個人并非皇帝陛下,而是皇帝他媽——太后娘娘,遠有杜太后,近有劉太后,還有未來的一系列太后,幾乎每一個太后都是強權的代名詞。
因為太后手里有廢立皇帝的權力,而令她們的兒子們,不得不十分孝順,否則便朝不保夕!
現在趙光義死了,他的老婆也升級為太后,一下子就成了大宋朝的最高權力人!結果因為李太后的個人偏愛……她更喜歡皇長子趙元佐,不喜歡趙恒,于是在王繼恩三人的攛掇下,準備立趙元佐為皇帝!至于皇太子趙恒,該干嘛干嘛去……
哪怕事后審視,這個小團伙的計劃都很可能成功。只是因為那位‘平時老迷糊、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呂端突然發力,才挫敗了他們的計劃!
若不是李皇后、王繼恩等人,是在趙光義病危之時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