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兒子強了百倍了!
慈禧環顧了全場,說道:“今天朝會的正題還是議和的事情,現在洋人提出要把娘子關的兵撤回山西才肯開和議,你們軍機處是個什么意思?”
禮親王世鐸急忙站起來道:“奴才們自然是聽太后的!軍機處承旨就是了。”
慈禧不滿的看了他一眼,問道:“榮祿,李鴻章是個什么態度?”
榮祿站起身答道:“李中堂回了電報,說是洋人信實無欺,撤軍不過是給他們個面子,不妨事的!洋人也要議和,既然是要和談了,還陳列大軍,是有些不妥。”
慈禧點頭道:“這洋人的事情,怕還就李鴻章明白些。”
榮祿附和道:“是啊,咱們國朝只有李中堂是辦洋務的行家里手。”
慈禧又問道:“莊虎臣一直是在前線的,他是個什么說法?”
慶王從懷里掏出電報抄稿,慈禧擺手道:“不用給我看了,你說說就行了?!?
慶王道:“莊虎臣的意思是說,兵斷不可撤!”
慈禧一皺眉頭,問道:“噢?他是個怎么說法?”
慶王答道:“莊虎臣的意思是說,和自然是要議的,但是洋人怕是不可輕信,他來電言三事!”
慈禧道:“哦,是哪三事?他個惡少,當街調戲良家婦女的主,現在也會上書言事兒了,呵呵,稀罕!”
滿朝湊趣的哄笑。
慶王把莊虎臣的電報一條條講解。其實莊虎臣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首先優待聯軍俘虜,做出文明之姿態,再是將地方上的教士和教民由地方官員和朝廷派員甄別,確實是無辜受害的的那些則立即撫恤,對那些魚肉地方的則暫由地方官看管,并要求中、外記者陪同監督,以做今后和洋人瓣扯的證據。最后,娘子關的兵只可增強,不可撤退,只要這些洋俘虜安然無恙,那就可以和洋人耗下去。最終聯軍還得坐在談判桌上來解決問題。電文里,莊虎臣再三強調,只有娘子關打的越好,兩宮就安全,洋人就不敢在談判的時候,議和條件里扯上太后。
慈禧興奮的一拍公案,大叫道:“好!”然后看著這些王公大臣,激動道:“聽聽,聽聽,你們都聽聽,這才是個忠心的!”
榮祿道:“莊虎臣說的好!兩宮之周全乃是大清之根本,必要以策萬全!李鴻章電報里說,兩宮之安已是萬全,莊虎臣則說,必須是萬全之后再加萬全!這又高了李中堂一層?。 ?
慶王連忙湊趣道:“莊虎臣是太后親手簡拔的,自然比別人不同,要是也不懂事,那就是沒天良了,太后的眼睛什么時候看錯過人?”
一直坐在上面死尸般的光緒,怕是聽不進去這么肉麻的吹捧,低著頭,不停的擺弄手里的意大利進貢的琺瑯金懷表。
大家好一陣的稱贊,大堂里才漸漸靜了下來。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的哭聲。
慈禧奇怪道:“這是怎么回事兒?誰在那里嚎喪呢?晦氣!”
榮祿和慶王相對交換了一下眼色,心道:該來的終于來了!
`````````````````
作者話:月票快五十張了,哪位讀者大大再賞兄弟兩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