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活死人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我曾經以為這樣的話語只存在于詩歌中,現在卻發現生活遠比文學更有意思。
(1)
大規模的排查已經進行了一周,警方仍未獲得實質性的突破。案件的艱難程度超出了羅飛的預想。
這并不是一起無頭案,兇犯已經鎖定為李俊松的矛盾關系人,而且案發的時間段也非常清晰。羅飛曾以為:只要將李俊松身邊的人物關系理清楚,對作案的時間和動機展開深入調查,兇嫌應該很快就能浮出水面。然而事實卻證明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美好憧憬。
從莊小溪、姚帆、王景碩,再到許明普、柯守勤,李俊松身邊的可疑人物陸續登場。謎團一個一個地出現,又一個一個地被解開,李俊松生前的命運軌跡越來越清晰,可是他究竟因何而死卻始終難覓答案。
公眾對案件的進展極為關注。在鬧市區驚現人頭這種事對普通市民產生的沖擊力是巨大的,這起案子不破,人們便無法找回失去的安全感。在給警方施加壓力的同時,民眾也積極各種援助。一周的時間內,警方共獲得市民的線索三百多條,可惜的是這些線索沒有一條能經得起后續的深入調查。
羅飛覺得一定有哪里出了問題:是警方最初的判斷出現了偏差呢,還是兇嫌以一種極為巧妙的方式隱匿了自己的形跡呢,又或者說是警方的排查還不夠細致,仍然存在著遺漏之處?
伴隨著羅飛的困惑,案件也陷入了困頓。接連數天,警方能做的就是不斷擴大調查范圍,從李俊松的矛盾點往外輻射,漸漸覆蓋到所有和他有過社交接觸的人群。這種調查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令整個省城的公安系統都疲憊不堪。
直到十一月十日中午,終于又有一條關鍵的線索被反饋上來。
線索緣自莊小溪家中發生的那起盜竊案。
在李俊松失蹤的第二天,莊小溪發現家中的首飾少了好幾件。共計是金項鏈兩條、耳環一對、金戒指一個、金手鐲一個。一開始莊小溪以為是李俊松偷偷取走賣錢去了,后來經羅飛提醒,她才意識到可能是綁匪拿著自家的鑰匙上門竊財。于是她將那幾件首飾的品牌款式向警方作了詳細的描述,警方則把相關信息轉達到市內的各個當鋪和黃金收購點。
在隨后的日子里,警方一度收到過六條舉報信息,也就是說曾有六個人拿著與失竊同款的首飾前來變賣。警方對這六人展開了調查,其中五人能出具合法的購買憑證,嫌疑立刻排除。另有一名男子最初無法說明首飾來源,一度被警方列為重點懷疑對象。但后續的調查發現此人是個慣偷,他出售的金項鏈是從另外一戶居民家竊得,與本案并無關聯。
李俊松的頭顱出現之后,羅飛一度對首飾這條線索失去了信心。因為他相信兇犯作案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求財。一個并不缺錢同時又心思縝密的家伙,他怎么可能貿然將竊得的首飾拿出來變賣呢?
可是案情的進展總是這樣出人意料。
最新出現的舉報者是市區一家金店的老板娘。她聲稱下午有一名男子到店里,想要出售五件金首飾,而這些首飾的特征與警方在通報中提到的完全吻合。
五件金器的特征全部吻合?這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羅飛立刻帶著尹劍趕到了這家金店,老板娘喬靜向他們講述了事發的經過。
“那個人是十二點左右到店里來的。來了就說有幾件金首飾想賣,讓我看看能給多少錢。我讓他把首飾拿出來,他就從包里掏出五件首飾,兩條項鏈,一對耳環,一個戒指,一個手鐲。我一下子就想起警察說的事了,再看那些首飾,越看越像。我想報警來著,可惜當時是中午啊,店里就我一個人,不好脫身。后來我就琢磨,得想辦法穩住他,讓他把個人信息留下來。于是我就說,這些首飾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