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身高五尺四寸,個頭中等偏上,位列東數第三,由于左右有道人夾道迎接,莫問心中難免緊張,緩步上殿時目不斜視,只在心中默數臺階,不多不少,九九八十一層之后邁上了上清大殿前的石臺,石臺左右座有與人等高的青銅香爐,此時香爐中已經插滿了貢香,祥霧飄裊,云香沁人。雄偉的上清大殿三門六戶,此時殿門緊閉,并未開啟。
青陽子一直跟隨在七人身后,上到石臺之后快步超過眾人,與站在殿門西側的古陽子一同走到了正殿門口稽首開口,“掌教法鑒,七位上清準徒恭請進殿。”
“準入。”正殿內傳來了回音,聲音蒼老,極為緩慢。
掌教開口之后殿門被人自內部拉開,莫問位置偏中,最先看到了殿內的情形,大殿之中燈火明亮,通道左右各自站立有十二名司儀道人,分持各種道家樂器,正北站立著一手持拂塵的矮胖老道,想必正是眾人未曾謀面的無量山掌教玄陽子。玄陽子身后是偌大的上清法像,法像高達九尺,著五色金裝。手捧三尺如意,下坐六棱法臺,神容仁善,法相。
殿門大開的同時殿內司儀道人開始奏樂,左側十二人分操鐘、鼓、鈴,右側十二人各拿鐺、鈸、磬,聲樂響起之后,眾人在古陽子和青陽子的帶領下緩步入殿,行至北側距離神像五步外站定,古陽子和青陽子左右讓開,眾人直面無量山掌教玄陽子,樂聲暫停。
“無量天尊。”眾人齊聲沖玄陽子躬身見禮。
“福生無量天尊,你等已然入選上清準徒,輩分未定,與人見禮不可躬身,平輩見禮便可。”玄陽子稽首回禮,此人與他的兩位師弟不同,毫無仙風道骨,身高不過五尺,很是矮胖,眼大嘴大,圓頭圓腦,說話時一字一句,極為緩慢。
眾人聞言齊聲應是。
“上香三柱,九叩歸宗。”玄陽子緩步西移數步,讓出了上香的正位,此時司儀道人再度開始奏樂。
玄陽子讓開之后,青陽子便向右側第一人遞來了已經點燃的三柱貢香,后者雙手接過,走上前去插進香爐,隨后撩起衣擺跪地磕頭,九叩之后起身歸位,換下一人上香叩拜。
道家的入門禮與儒家的拜師禮極為相似,片刻過后七人跪拜完畢,回歸原位,樂停。
“諸位乃上清準徒,雖居無量山卻非無量山弟子,故此無量山無權賜予道號,好在祖師早已料定有七人入門,故此留下神諭,以北斗諸星暫作你等道號。”玄陽子環視眾人,“祖師雖有神諭,卻未留下姓名,案上牒文你等各取其一,各聽天命。”
眾人聞言并沒有過分吃驚,因為上清祖師乃九天上仙,料事于先不是難事,故此短暫的猶豫之后眾人逐一上前取走了貢桌上的牒文,此物是道人身份的證明,有牒文在手便是正統的上清道人。
眾人上前拿取牒文的時候莫問沒有動,這倒不是他有意禮讓,而是他此時正在皺眉犯愁,玄陽子說話太慢,一呼一吸只說兩到三個字,先前那番話說了足有半刻鐘,日后由他講授經文豈不是要被他給急死。
待得他回過神來貢桌上只剩下一張牒文,莫問上前拿過牒文躬身而回,與眾人一樣他也沒有打開牒文。
“報上各自道號。”玄陽子緩慢開口。
“天權子、玉衡子、開陽子、搖光子、天樞子、天璇子、天璣子。”七人看過牒文報上了道號,莫問拿到的牒文是天樞。
“既已正位,當授予法印。”玄陽子再度開口。
玄陽子說完,站在他身旁的古陽子走到貢桌左側端回一半尺見方的棗木方盤,木盤中整齊的放置著七枚印章,印章為方形,小若童拳,呈朱紅色,為石刻。
玄陽子逐一拿起印章分發諸人“這方法印刻有諸位道號,分發之前已起壇通天,故此法印與你等心神相通,日后所書符咒若不加蓋法印便不能上達天聽請神馭鬼,你等定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