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訓講過后飄身落地,那怒目囂然的青龍于半空盤旋,不時發出渾厚而悠遠的龍吟咆哮。
此時雨勢增大,雨中朦朧可見東方波濤一般涌來的萬千敵軍,萬馬奔騰令得地面為之震動,沖在前方的是一片紅色的熊羆,羆為熊之王者,個頭較尋常黑熊要大很多,體毛多為紅色,此物雖然身軀龐大,移動速度卻快,四足狂奔快過奔馬,南北成片,來勢洶洶。
“放箭!”弓兵將領估算敵軍已經進入強弓射程,高喊下令。
弓兵聽令,立刻躺倒蜷腿蹬踏開弓,強弓是以雙腿開弓的,需躺地發箭。
趙軍有三千弓兵,約有三成是強弓,千箭齊射,弓弦錚鳴,千支利箭破空射出。放出一箭之后,弓兵立刻再度蹬踏開弓,快速的射出了第二撥箭矢。
第二撥羽箭射出,普通弓兵隨之開弓,此時敵軍已然沖到了他們的射程之內。
燕國騎兵隨身都帶有弓箭,立刻開始還擊,彎弓放箭的當有萬人,雙方弓箭射出,各自墜落對面,待得箭矢落于地面,雙方各自死傷。
燕軍前沖之勢不減,此時已然到了百步之外,待得弓箭落地,雙方再度開弓,箭矢落地再度各有死傷,燕軍戰馬多有倒斃,那一干熊羆卻憑借堅實皮毛抵御住了弓箭的穿刺。
此時雙方距離再近,弓兵失去了作用,蒲雄高喊下令,“弓兵后撤,步兵拒馬。”
蒲雄喊過之后步兵立刻擺出防守陣勢,彎腰下蹲,手中長矛和銅戈拄地前伸,盾牌護頭,快速的自陣前布起了一道由長矛和銅戈組成的拒馬槍陣。
雖然己方布起了防守陣勢,但燕軍洶涌沖至,己方這薄弱的堤壩絕對抵擋不住對方的滔天巨浪。
眼見于此,莫問心念閃動,空中青龍發出龍吟怒吼,龍爪虛空踏云,自空中急速沖向燕軍前鋒,青龍移動快逾閃電,自雙方短兵相接之前落于陣前,龍尾屈伸橫掃,將五丈內的十余只熊羆盡數掃出,青龍乃神物,力道之猛非凡間猛獸所能比擬,被龍尾掃中的十余只熊羆瞬時斃命,偌大的尸身向后急撞,撞翻后至騎兵無數。
一掃過后,青龍調轉身形,以龍尾再度抽掃北側熊羆,兩尾過后十丈內的燕軍騎兵盡數受阻。
但燕軍的沖陣騎兵有數里長短,其他區域的騎兵趁勢沖向拒馬槍陣,燕國的這些騎兵乃是善戰精銳,其所策馬匹也是多年老馬,看到拒馬槍陣立刻縱身躍起加以躲避,其中多有被槍陣的矛戈開膛破腹者,但仍有半數馬匹越過了拒馬槍陣,一旦越過槍陣,燕國騎兵立刻抽出戰刀大肆砍殺,拒馬被破,混戰開始。
對趙軍威脅最大的就是那數百只紅毛熊羆,這些熊羆雙眼泛紅,不問可知是被人以巫術操控,皮糙肉厚力大無窮而又悍不畏死,尋常矛戈并不能殺死它們,熊羆沖至陣前立刻沖撲拍咬,所到之處無人可擋。
莫問此時并未操控青龍,而是由它隨性殺伐,青龍率先擊殺那些熊羆,它乃東方天龍,星宿之首,百獸至尊,這些熊羆竟然不畏懼于它,這令它感到威嚴受到了輕視,發怒之下于陣前橫沖直撞,青龍周身鱗甲皆有神氣縈繞,凡兵不能傷它分毫,刀槍不入,橫行無忌。
敵軍蜂擁而至,弓兵在后撤的同時頻頻開弓,阻那后至燕軍,而那些尚未沖到近前的燕國騎兵也還以顏色,燕軍人數眾多,箭雨過后趙軍弓兵死傷慘重,雖然城中有房舍可作掩護,耐不住箭雨鋪天蓋地而來。
“騎兵上馬。”蒲雄高喊下令,優秀的將軍都擁有洪亮的聲音。
短兵相接之后,莫問一直沒有找到動手的機會,燕軍可能知道他是上清道人,此番前來并沒有異類隨行,也可能是有異類但隱藏掉了妖氣,對于這種大規模的戰斗他當真有些無處下手的感覺,這是如假包換的雨中混戰,視線和聽覺都受到干擾,無法防范隨時可能從天而降的箭雨。
短暫的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