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曾經跟隨馬老道下過山,對外面的情況略知一二,故此出山之后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新鮮感,也不東張西望,只是跟在莫問身后低頭行路。
莫問并不急于去做什么,走的不快,行走之時問了無名自身的一些情況,通過問詢得知無名對于道家四大基礎經文都已經掌握,早課晚課的經文也都背了下來,超度經文以及上清經文并未涉獵,一來他年紀太小,還不到加冠作醮的年紀。二來馬老道是太清宗的門人,并不知道上清經文。
雖然初為人師,莫問卻并不感覺茫然,因為授徒并沒有既定路數,需要因材施教,無名的天賦很高,氣靈神穩,領會道法想必不會遲鈍,重中之重是放在對他心性的考察和教導上,一個人的心性如何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是先天受父母血脈影響,二是后天受教養成,他需要考察無名此時表現出的一些舉動是發自先天還是來自后天,若是先天如此,則可放手不管,讓他走輕松隨意的路子,似夜逍遙那般過的快活些。若是受后天教誨的影響較大,則需要著重教導其忠孝仁義,如此一來無名就只能走嚴于律己的路子,其后果就是出現第二個他,會活的較為辛苦。
聽完無名背誦過經文,莫問點頭微笑以示嘉獎,實則無名背的經文雖然流利卻有不少發音和停頓的錯誤,但經文的作用主要是靜心定神,與請神做法的符咒不同,發音不準無傷大雅。
太乙山位于趙國境內,日落時分,二人路過一處村莊,這處村莊不大,只有幾十戶人家。
“無名,今天晚上我們住在哪里?”莫問隨口問道。
“聽師父的。”無名答道。
“問你便是由你做主,你可隨意決定,若是做的不妥,為師再給予糾正,今天晚上我們住在哪里?”莫問問道。
無名聞言皺眉犯愁,躊躇良久搖頭說道,“師父,我不想進村子,我們尋個破屋落腳吧。”
莫問聞言點了點頭,由于相處時間較短,還不能憑借無名的這一決定判斷出他是不喜與人交往還是因為懼生不敢進村。
亂世之中唯一不缺的就是破屋,日落之后,路邊的野地里出現了幾間廢棄的房舍,似乎是前朝遺留下的驛站。
“師父,我們今晚就住在那兒好不好?”無名問道。
“這里鬧鬼,你怕不怕?”莫問笑問。
無名聞言瞬時嚇的面色煞白,干咽過后硬著頭皮答道,“有師父在,不怕。”
莫問微笑點頭,離開道路向驛站走去,此時是深秋時節,驛站外齊腰的雜草已經枯黃,夜風吹來搖擺起伏,令驛站更顯破敗荒涼。
“驛站距離道路并不遠,門前雜草卻并無倒伏,說明什么?”莫問問道。
“說明這周圍的百姓都知道這里鬧鬼,不敢來這里歇腳。”無名立刻回答。
莫問贊許的點了點頭,推門入院環視左右,這處驛站雖然破舊,房舍卻大致完整,四正一廂一廄,房舍的門都是關著的。
短暫的駐足之后,莫問邁步前往正屋。
“師父,真要進去嗎?”見到門框上方的褪色紙符,無名越發害怕。
“符紙分為黃紅藍紫金五色,畫寫何種顏色的符咒與自身靈氣修為有關,這張只是尋常的黃符,表明施法的道人修為平平。”莫問抬手推開了房門。
房門一開,一股濃重的霉氣迎面撲來,雖然荒廢多年,房中的桌椅器物仍在原位,只是上面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幾只灰皮老鼠受驚之后慌亂逃出,自二人腳邊溜走。
莫問抬手撥開一張蛛網邁步進屋,“你當記住,鬼魂為陰物,會發出陰氣,有鬼魂出沒的房舍通常不會有活物,不會有蛛網,也不會有鼠糞。”
“師父的意思是說這里沒有鬼?”無名不解的問道。
“當年那個女子死在東廂,不是正屋,那做法的道士符咒貼錯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