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基地的領導會根據每個學校,每個班的菜品色彩,種類豐富程度,菜品口味,廚房整潔程度等進行打分。然后,算出一個平均分,這個平均分最后排出一二三四,也是40,30,20,10分。”
“感覺就是衡量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啊。”陳源說道,“畢竟都是學生,哪來的手藝。”
“應該是的,所以每個學校的平均分應該都差不多。”47也這樣想。
而這時,班群突然來了艾特全體的消息。
不僅陳源,她們十五班也有。
于是,大家都同步的打開群。
然后,眾人皆驚。
長君:
四中:
衡中:
十一中:
不僅有差距,而且直接被打出了斷檔的差距!
這差距大的,就像是學力差距一樣。
緊接著,一張大屏幕的照片也被發了出來。
長君:
四中:
衡中:
十一中:
這個結果,讓所有十一中人都很驚呆。
不過此時,在辦公室的研學基地的領導,得知這個結果,卻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笑容。
沒錯,這個環節考驗的并非是學生。
而是老師。
以及,班級執行力。
當然,并非說另外三所來過研學的學校就占了優勢。
因為這個環節,今年也是第一次。
純粹是另外三所學校的老師們,讀題了。
規則先前就確立,而且早就發下去了。
是班級平均分。
沒錯,以各個班級為單位。
而一個班級,又分成了五個組。
也就是在五個組里面,進行減分制。
學生的手藝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口味跟顏色,基本上沒有區別。
重要的就是種類,和廚房整潔。
十一中之所以輸,就是菜品種類那里,過于單一。
會出現那種有的組特別豐富,而有的組特別可憐的情況。
特別可憐的那一組,其實菜不少,就是類型少。
比如一個組,可能有七八斤土豆。
那么,解決方案在哪?
應該以班級為單位,專門派出一些人去收集食材,每個人,收集一種單一食材。
最后回到班級后,進行各組分配,以及交換。
這就能夠確保,每個組都擁有至少幾種食材。
十一中有幾個班級的老師,倒是注意到了這一點。
不過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抱著來玩的態度,頂多只是幫學生做做菜,不知道去均衡整個班級,提升分數。
當然,現在是這種態度不要緊。
但到后面,在比拼體育,智力,才藝等各個項目,均落后于人,且分數在大屏幕殘酷的放映后,學校校長會急的。
然后,就會給老師施加壓力。
最后,老師再去壓力學生。
想玩好?
根本玩不好!
十一中的臭小子,讓你抓我們基地的雞,一抓還抓三只……
“今天下午,午覺之后,就是體育項目日了。”這時,一個女秘書走了進來,對領導說道。
20vs20拔河,40人接力跑,30人31足跑,20人團隊跳繩,30人顛乒乓球接力跑等,多項團隊運動。
這些比賽,都是按照1234排名,分別得40,30,20,10分。
以及,還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抽簽籃球賽。
這個是一個學校對一個。
這也是最拉分的項目。
四個學校,兩兩相對。
獲勝的隊伍,記40分。
失敗的隊伍,記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