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理天下的賢君,就必須要做到勤儉,皇帝勤儉,賢臣安能不效仿?小人怎敢言奢?”
“大魏三代圣君,皆以勤儉為根本”
王祥一如往常的講述著大道理。
曹髦卻還得做出一臉受教的模樣來,乖巧的坐在對面,聽著他講述。
要說勤儉,誰能比兩晉這幫統治者更勤儉?
皇帝帶頭搞勤儉,群臣互相攀比,勤儉到天下都沒窮人了。
勤儉樸素的道理他們知道的比誰都清楚,做起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在王祥講完了今天的大道理之后,曹髦方才靠近了些他,笑著問道:“老師,選拔賢才的事情,您做的如何了?”
“啊?什么事?”
王祥看起來有些茫然。
曹髦在心里謾罵了幾句,“您先前不是說要為朕征召更多的賢才嗎?老師莫不是忘記了?”
王祥恍然大悟,笑著說道:“原來是這件事啊。”
“陛下不必擔心,老臣正準備上書呢,沒想到,尚書盧公就先臣一步說起了這件事,臣也就沒有再去想這件事。”
王祥說著,又迅速板著臉。
“陛下,老臣昨日教了您什么?”
“老師說治理天下的賢君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不錯,當今陛下尚且年幼,天下的大事自有賢臣來治理,陛下想要治理天下的心是好的,可若是急著去操辦,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這老頭將曹髦訓斥了一番。
意思很明確,這件事與你無關,與我也無關,不要再問也不要再提。
曹髦卻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這老頭果然沒有親自出馬,看樣子,他是跟尚書的盧毓達成了某種合作,讓盧毓出面去做。
這也很正常,雖然日后的王家是與司馬家共天下的大豪族,可在如今嘛,比他們強的大族實在是太多了,王祥的家族甚至都沒有一個接近權力核心的人物,哪怕只是名義上的也沒有。
他可以用自己的名聲來謀取恰當的好處,可若是想不開了,想要獨自吃下這樣的大餅,怕不是要被噎死,就算不噎死,其余大族也會掐死他。
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找個大人物,大人物出面吃肉,他在底下喝湯。
王祥的成功絕非是偶然,在親自接觸了皇宮內的情況后,曹髦對他往上爬的能力有了個全新的認識。
在曹髦還不曾登基的時候,這位是大司農。
聽著很厲害,實際上也很厲害,是九卿之一。
可是在曹魏時期,太倉尚書、度支尚書、戶部尚書等官分了大司農的權力,大司農實際上不能干涉財政,會計等事務了,變成了谷倉之臣。
這個位置變成了很多大臣的養老院,想往上爬非常的不容易,若是一般的大臣,當了大司農,也就知足了,直接在這個位置上躺到退仕,再撈個名譽三公什么的。
可王祥顯然不是一般的大臣。
在廢立之事中,群臣都躲著走,他卻積極參與到這件事里,多次站在太后和郭家這邊,表現的很強硬。
郭太后很開心,在完成目標后就讓他做了光祿勛。
光祿勛同樣是九卿,但是此位總領宮內事務,在西漢那會,這官叫郎中令!
他自然是接受了太后的賞賜,擔任光祿勛,表現出跟太后很親近的模樣來,變相的逼迫大將軍主動拉攏自己這個道德楷模大將軍肯定不希望一個親近皇權的道德楷模去當光祿勛,也不能因此而干掉他,于是乎,在擔任光祿勛不到一個月后,大將軍又封了他為司隸校尉。
曹魏的司隸校尉,地位有多高呢?
在朝會的時候,大臣們坐在宮殿的正南門外,這時司隸校尉坐在各部門首長的上首,一個人單坐,比東漢時的“三獨坐”更為顯要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