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君您這做法是否有些不妥當?”
書房內,司馬昭坐在上位,鐘會跟荀顗分別坐在他的兩側。
鐘會依舊是直勾勾的盯著荀顗,眼里滿是敵意。
荀顗不為所動,撫摸著胡須,平靜的看著司馬昭。
司馬昭倒是不懷疑荀顗的立場。
在曹髦剛剛登基的時候,荀顗就找到了司馬家倆兄弟,并且告訴他們:“當今通過廢立來擁立新的皇帝,應當及時查明各地將軍的態度,做好準備。”
而他所說的,自然就是毌丘儉。
司馬昭瞥了一眼鐘會,繼續說道:“先前我就與您商談過子太常人選的事情,當時您信誓旦旦的說會為我解決疑惑,可如今您卻舉薦王祥來擔任太常,王祥與我非親,您為何要這么做呢?”
司馬昭這番話也是在給鐘會解釋,這不是我所安排的,都是荀顗個人的行為,勿要怪在我的身上。
果然,鐘會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荀顗卻完全不在意面前的鐘會,論出身,論在司馬家心里的地位,荀顗都未必就差了鐘會多少,論官爵,他這個尚書還能穩壓對方一頭,根本不懼。
他認真的說道:“將軍,正是因為您所說的事情,臣方才舉薦了王祥來擔任太常。”
“哦??您這是什么意思呢?”
荀顗嚴肅的說道:“鐘士季中計!險些誤了您的大事!”
鐘會沉著臉,冷笑了起來。
司馬昭有些茫然,看了看鐘會,又好奇的問道:“您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那整理經典,為經典正義,乃是他人的計策,并非是有心要這么做他們算準了鐘士季自負的性格,故意拋出這件事來,就是想讓士季主動攬下這件事。”
“這件事并沒有將軍所想的那么好辦,尤其是對士季來說,請恕我直言,若是將軍縱容鐘會,讓他繼續操辦這件事,那廟堂定然混亂無序,群臣嘩然,政令不通,大魏將危在旦夕,會被歹人趁虛而入!”
司馬昭聽著這番話,眼角跳動了一下。
鐘會則是仰起頭來,不屑的說道:“荀君言重了。”
“我看,荀君并不是擔心廟堂生亂,而是擔心自己之易學落了下乘吧?”
聽到他的話,荀顗同樣不屑的說道:“我治易學雖然不精明,卻也不是一個連互體都不懂的人所可以評價的。”
鐘會勃然大怒,卻沒能反駁。
“士季,勿要惱怒且先聽荀君說。”
司馬昭安撫了幾句。
原來是鐘會曾炫耀過自己在《易》上的研究成果,可這顯然是有點侵權了,結果就被荀顗所恥笑,認為他連最基礎的東西都不懂就出來賣弄,雙方的關系因此而惡劣。
荀顗繼續說道:“將軍,鐘士季夸口能做好這件事,可就經典來說,連我這樣庸碌的人都能找出他的不足來,他又如何能操辦這種大事呢?”
“若是將軍聽信了他的話,讓他擔任太常的職位,或許讓臣來擔任,然后按著鐘君所說的來操辦,那定然會出大事。”
“可若是將這個位置給與王祥,那就不同了。”
“王祥德高望重,并且,他為人謹慎,不會去犯險來做整理經典的事情,群臣也不會有什么不滿況且,若是陛下真的有心做這件事,那就由王祥來對付,王祥乃是陛下的老師”
荀顗認真的說著,司馬昭明顯有些動心了。
鐘會趕忙說道:“將軍!此人分明是被王祥等人所拉攏!不可輕信!”
“王祥在經典上的才學不足,陛下為什么要為他造勢呢?王祥顯然是投靠了太后!這才得到皇帝的支持,這個太常之位,定然就是皇帝讓他爭取的!”
“皇帝想要通過太常來提拔自己所賞識的人,改變自己的處境!”
“我不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