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此刻領兵到了綿陽。
他的心情很是忐忑。
他怎么也沒想到,曹魏的軍隊居然會出現在江油。
他們到底是如何過來的?是怎么出現在這里的?
諸葛瞻根本就想不明白,雖然想不明白,但是發現敵人趕來,他還是要前往迎敵的。
這是諸葛瞻第一次統帥大軍。
過去他也曾任過軍職,但是,那些都是偏榮譽性的官爵,不曾有過帶兵打仗的經驗。
劉禪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認為他一定能擊敗來犯之敵,再奪回漢中,穩定局勢。
在他出征之前,劉禪死死拉住他的手,再三叮囑,說是將天下大事都交給了他。
不只是劉禪,整個成都的臣民將士們,他們都將希望放在了諸葛瞻的身上。
很多人是真的相信諸葛瞻,認為這人一定能保護好成都,擊敗來犯之敵。
當諸葛瞻出行的時候,一路上都是來歡送他的人,甚至就連諸葛瞻麾下的這些將士們,對他也很是信任。
盡管敵人忽然出現在這里讓他們有些懼怕,但是他們相信,自家統帥是一定能率領他們取得勝利的。
所有人都相信諸葛瞻,可唯獨諸葛瞻自己不相信自己。
諸葛瞻此刻真的是非常的害怕。
在看到那么多人期待的眼神之后,他更加害怕失敗了。
這讓他變得有些手忙腳亂,甚至在安排綿陽防線的時候,都有些笨拙,安排不是很得當,還是有經驗的副將提醒,諸葛瞻方才及時的進行了調整。
可這樣的情況,讓諸葛瞻更加害怕了。
自己若是戰敗,會讓多少人失望呢?會造成何等可怕的惡果呢?
諸葛瞻深吸了一口氣,強忍著讓自己不要懼怕。
諸葛瞻領出了三萬多人馬,這些人都是成都的精銳,原先是用來接應劍閣的,他們的地位就類似于曹魏的中軍,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的軍隊。
可現在,顯然就已經到了該動用他們的時候。
這次,諸葛瞻帶了好幾個副將,其中包括了尚書張遵,他是張飛的孫子,尚書郎黃崇,他是黃權的兒子,羽林右部督李球,他是李恢的侄子。
當他們來到了綿陽的時候,尚書郎黃崇急忙找到諸葛瞻,認真的說道:
“將軍,敵人遠道而來,我們不能耽誤時日,要盡快前往涪城,守住那里最險要的地形,以逸待勞,只要我們能擋住他們的銳氣,他們就無法再繼續前進,等到大將軍出兵,就可以將他們殲滅在外了!”
聽到黃崇的提議,諸葛瞻卻有些遲疑。
他開口說道:“敵人忽然出現,大將軍的情況還不明確,若是駐守在太靠近劍閣的地方,或許會被夾擊,倒不如在綿陽進行防守。”
黃崇再次勸說:“敵人一定是通過山路而來,大將軍鎮守劍閣,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擊破,只要堅守在涪城,就一定能阻擋敵人。”
“倘若讓敵人越過了那里,那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我們就沒有什么地形可以堅守,就要被迫與他們直接交戰了!”
諸葛瞻還是很遲疑,他又詢問了其余幾個將軍的看法。
諸位副將們的想法各不相同,最后,諸葛瞻還是決定留在綿陽,不愿意在涪城設立防線。
黃崇走出營帳的時候,仰頭大聲痛哭,卻沒有能力再改變什么。
鄧艾隨即長驅直入,就在諸葛瞻迅速組織防線的時候,在他們面前的涪城也失守了。
諸葛瞻派遣張遵作為先鋒與鄧艾交戰,可張遵很快就被擊敗了。
諸葛瞻退守城內。
鄧艾卻沒有停留,繼續朝著綿陽的方向奔襲而來。
鄧艾的行軍速度極快。
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就得以最快的速度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