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和剛剛送走了一個,很快又來了一個。
這次前來找他的名士,卻有些不同尋常,這是個匈奴人,喚作劉宣。
而帶著他前來的是他的老師孫炎,也就是那位鄭學的堅定支持者。
夏侯和這些時日里,會見了很多來找差事的名士,可這匈奴名士還是頭一次見。
當然,劉宣若是不主動說出自己的身份,外人也幾乎看不出他的身份來,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談吐舉止,他都跟如今的名士們沒有了區(qū)別。
夏侯和神情復雜的看著面前的兩位師徒。
難道現(xiàn)在連匈奴人都怕繳納稅賦了嗎?
孫炎看著自家的得意門生,眼里滿是自豪。
他因為被孔晁等人壓制的有些慘,故而從各地召自己的好友以及優(yōu)秀弟子們,想讓他們來作為自己的助手。
劉宣在到達洛陽之后,孫炎就想讓他能在太學里當個差,畢竟,弟子越出色,他這個當老師的也更有面。
他開口說道:“這些時日里,我從不曾向夏侯和舉薦過哪個弟子,但是我這個弟子不同,他便是那前漢孝武帝時的金日磾!”
“他熟讀《詩》和《書》,精通經(jīng)典,在經(jīng)典上的造詣已經(jīng)不弱于中原飽學之士。”
“況且他素來有抱負,常常立志要輔佐圣王,建立蕭何鄧禹那樣的功勞!”
孫炎將自家這位弟子吹上了天,夏侯和偷偷打量著劉宣,卻發(fā)現(xiàn)此人臉色平靜,哪怕是被老師如此吹捧,也是無動于衷。
夏侯和不由得暗自稱奇。
他沒有理會自吹自擂的孫炎,反而是看向了劉宣,他開口問道:“劉君為何想要來太學呢?”
劉宣回答道:“太學聚集了天下的飽學之士,我想要與他們辯論一二,彰顯自己的才學于天下,好得到陛下的重用。”
夏侯和頓時語塞。
孫炎卻哈哈大笑。
“我這弟子向來直爽,夏侯公勿要見怪。”
夏侯和笑著搖搖頭,“劉君坦誠,怎么會見怪呢?”
“我過去也曾聽過劉君的名聲,劉君就先留在太學吧。”
夏侯和答應(yīng)了,但是,他也說了“先”,雖然是孫炎舉薦,各方面看起來也還不錯,可夏侯和還是要看看此人成分的,看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實學。
孫炎大喜過望,又交代自家弟子諸多事務(wù),方才傲然離去。
太學內(nèi)便多出了一位老師。
曹髦先前令鐘毓等人對太學進行改制,原先的太學,每個經(jīng)典設(shè)立一個老師,然后帶著弟子們?nèi)パ芯浚H有些研究生的意思。
而如今,曹髦取締了太學的祭酒博士的諸多限制,這一方面是為了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弟子來,一方面也是為了打斷大族對經(jīng)學的控制權(quán)。
一個大族專治一本經(jīng),該經(jīng)的祭酒都是出于這個大族,學這個經(jīng)出身的人都算是他們的門生。
這成何體統(tǒng)呢?
而老師的數(shù)量多起來,對相同的經(jīng)典的詮釋出現(xiàn)了不同的解答,那自然也就算不上什么門生之類。
劉宣負責講解詩經(jīng)。
這個消息很快也就傳遍了整個太學。
就在他開課的那一天,一行人急匆匆的走在了太學的小道上。
“樹機能何以這般著急呢?”
“現(xiàn)在去了也是沒什么人”
曹啟無奈的對走在最前頭的年輕人說道。
樹機能笑著說道:“我聽聞這位劉公乃是匈奴人!我還是頭次看到能在太學里講經(jīng)典的匈奴人,這我得去看看啊!”
曹啟說道:“聽說是孫公的得意門生,是孫公向夏侯公舉薦的,不知其才學如何。”
當他們一行人來到了地方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