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將這些賬一筆一筆記下來。
所以說啊!
蘇軾這個大胡子到處流浪,真不是別人故意整他。
很多時候是他自找的!
當然程頤雖然好欺負,但他的學生可不是好惹的。
很快蘇軾就知道了,洛黨為什么叫洛黨!
緊跟著程頤,被趕出汴京,蘇軾也被程頤的學生,送上了一大堆帽子,趕出了朝堂。
嗯……
程頤是程頤程頤的學生是程頤的學生。
這一點,趙煦分的很清楚。
就像王安石是王安石,但王安石的門生未必是什么好東西一樣。
惋惜著程顥,趙煦就和馮景說道:“傳我的旨意給石得一,選些上好的御藥,送到通見司中……讓通見司用急腳馬遞,立刻送去洛陽程顥府邸……”
“再給我準備筆墨,我要御筆親書一封……”
這種費而不惠的好人好事,是趙煦現在最樂意做的。
也是現在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的策略。
程顥、程頤兄弟,講學多年,桃李滿天下。
他們的學生里,雖然激進派不少,可也是有人才的!
“唯!”馮景聽著,立刻去準備筆墨紙硯。
趙煦寫完,將之交給馮景,道:“將此手詔一并交于通見司,連夜出發,急腳送去洛陽伊皋書院!”
……
元豐八年,五月甲午(初二)
洛陽,伊川,伊皋書院。
程顥虛弱的躺在病床上,看著圍在他身邊的弟弟程頤,還有幾個學生。
夕陽的陽光,落在了門前的門檻上。
“老夫大約是去不成汴京了!”他悠悠說著。
“正叔啊!”他看向自己的弟弟:“我死之后,汝要盡快入京!”
“我擔心啊……我擔心司馬公的犟脾氣!”
“熙寧、元豐的時候,朝堂上的大臣們用人,先分辨新黨還是舊黨……”
“司馬公執政后,萬一也和元豐時代一樣,那就是天下的災禍!”
“牛李黨爭的教訓,還不夠嗎?!”
程頤流著眼淚,說道:“兄長當將息身體,待康復后再去洛陽輔佐司馬公,成就事業!”
程顥苦笑一聲:“老夫的身體,老夫是知道的……”
“這一場,恐怕是沒這么容易好!”
“哪怕上蒼庇佑,讓我安然度過此劫,恐怕余生也再難講學了……”
他扭頭看向在房子里沉默不語的流淚的老父親程響,說道:“兒子不孝,讓大人受累了!”
程響忍著悲痛,安慰著自己的兒子:“吾兒定可吉人天相!”
程顥笑了一聲,道:“兒這一生,以明道為宗旨!”
“生老病死,天道萬物自然之禮!”
“人得病就會死,死后不過是一堆骨肉罷了!”
“真正能長存于世的,只有文章,只有經義,只有圣人的道理!”
“所謂吉人天相,不過是庸人自我安慰罷了!”
眾人聽著,都是沉默不語。
這個時候,外面傳來了馬蹄聲,然后是喧嘩聲。
緊接著,書院里的人,都開始尖叫。
“天使來矣!”有人歡呼著。
程響看向程頤,對其吩咐:“正叔去看看,到底何事?”
程頤躬身一禮,走出門去,沒一會兒他就狂喜著回來了。
在他身后,還跟著一個青衣軍士。
這軍士手中高舉著一塊金牌。
那是天子的信物!
程家人紛紛躬身禮敬,敬天子的威嚴。
這軍士看著房中情景,直接看向臥病在床,已經虛弱的程顥,拱手問道:“敢問,可是程公諱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