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托明阿大人,出動他的江北大營主力,先對王世清新軍進行形式上的包圍。”
副都統德興阿道:“我和托明阿,是政敵,尿不到一處去。”
翁同書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時你和托明阿爭奪江北大營主帥之職,有矛盾是正常的。而現在你們已經沒有了政治矛盾了。托明阿此人我最是了解,口口聲聲講義氣,但是心中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官職,還有皇上的圣眷,你只要拿出尚方寶劍,他一定會妥協的。”
德興阿道:“王世清忠誠于皇上,他不敢作妖的。”
翁同書沉默了一會兒道:“大人,讓江北大營形勢上包圍王世清的三千新軍,是表示泰山壓頂之勢。而且這個時候,有人扎刺,比沒有人扎刺好。”
旁邊的幕僚道:“對,就是這么一回事。德興阿是欽差大臣,帶著尚方寶劍,若沒有人扎刺,如何立威,如何殺人?”
翁同書道:“想要掌握兵權,第一直接的手段,就是殺雞儆猴。當初蘇曳,不就是趁著和天津綠營的沖突,殺了五百人立威的嗎?”
德興阿當然聽出翁同書的意思。
讓揚州新軍有人出來扎刺,殺掉一部分立威,并且換上自己人。
更重要是把蘇曳拖下水,逼供這些扎刺的人,是不是受蘇曳指使,試圖抗旨犯上?甚至試圖嘩變?
德興阿道:“新軍,可是真的出現過嘩變的,萬一鬧成嘩變呢?”
翁同書道:“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要奔著他們可能嘩變的底線思維去辦差。所以先找托明阿,緩和關系,調派江北大營主力,造成氣勢上的鎮壓。”
“然后,立刻召見王世清,宣讀皇上旨意,命令新軍先把武器裝運上船,不要用繳械的名義,而是以調動他們進行軍事行動的名義,也不要告訴他們要去哪里。”
“等到交出槍械之后,再向全軍宣讀旨意,說要北上天津和洋夷作戰,用天大大義鎮之。”
“如果這個時候,他們沒有強烈反應,再把軍中蘇曳的嫡系,全部挑出來,調離到閑職,明升暗降,換上我們自己人。如果他們不反抗最好,一旦反抗,立刻請尚方寶劍斬之。”
“沉穩果斷,當然要盡量避免嘩變,但也不能因此而畏首畏尾,當快刀斬亂麻,把新軍里面蘇曳的嫡系全部找出來,瞬間替換掉,如此方可太平。”
“德興阿大人,沒有了這支新軍,蘇曳就如同沒有牙齒的老虎,我從江南大營借去五千大軍才管用啊。”
“政治斗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對于皇上而言,還要辨明蘇曳是忠是奸,但對于我們而言,完全不需要。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將他干翻,搞臭!”
德興阿道:“翁大人,可別忘記在新軍的時候,蘇曳通過嘩變把伯彥趕走了。你覺得這一次你去九江,他會怎么對付你?”
翁同書哈哈大笑道:“對于此人斗爭手段,我已經研究了很久,算是摸透了,他最擅長借力打力。但我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我帶著五千兵馬去了九江之后,只做一件事情。”
“告狀,告狀,告狀!”
“我不和蘇曳奪權,表面上也不斗爭。”
“就是不斷密奏皇上,三天一小告,五天一大告。”
“表面上,我對他客客氣氣,恭敬無比。他想要斗我,想要趕走我,都找不到理由。”
德興阿頓時佩服無比。
翁同書算是抓住主要脈絡了,皇帝讓他插手工廠的事務,讓他去和蘇曳爭權。
但翁同書不會這樣做,這樣就落入蘇曳擅長的領域了。
他就是睜大眼睛,尋找這些工廠錯處。
尋找蘇曳的政治錯處。
有異心最好,沒有異心,也要找到百八十條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