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9章 大清分裂?最后角逐!
僧格林沁直接拿出圣旨道:“惠親王,我手中是有圣旨的。”
說罷,僧格林沁直接拿出之前的那份讓蘇曳退兵的圣旨。
“先帝說得清清楚楚,任何圣旨都有三部分構成。顧命大臣擬旨,兩宮太后用印。我這份圣旨三部分齊全,是真正權威圣旨。惠親王你的那一份呢?沒有顧命大臣擬定,只有母后皇太后的御賞之印,如何比得上我的這份?”
惠親王道:“圣旨有先后之分,在同一件事情上,后面的圣旨往往覆蓋前面的圣旨,這點僧王不懂嗎?”
僧格林沁寒聲道:“誰又知道,母后皇太后和皇上,是不是已經落入蘇曳的控制之中,這份圣旨就是被逼寫出來的。”
惠親王怒道:“僧格林沁,你把我當成了什么?”
僧格林沁道:“惠親王,難道你要和蘇曳這個董卓同流合污嗎?你不怕遺臭萬年嗎?”
惠親王氣極反笑道:“行,行,行!”
“僧格林沁,圣旨我已經給念過了,有膽你就抗旨吧。”
“太后和皇上就在京城,就在皇宮之內,你就率軍繼續南下,直接攻打京城吧。”
“告辭!”
然后,惠親王綿愉直接轉身離開。
僧格林沁站在原地,掙扎了好一會兒。
“原地扎營,駐守!”
“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承德!”
接下來,僧格林沁的近兩萬騎兵,就在距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扎營下來。
既不前進,也不后退。
………………………………
次日,承德行宮內。
九個顧命大臣,還有慈禧太后在議事。
“傳遍天下,蘇曳擄走太后和皇上,形同謀反!”
“蘇曳即董卓!”
“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現在我們立刻號令天下,諸省軍隊進京勤王,拯救太后,拯救皇上!”杜翰高呼。
恭親王奕道:“現在關鍵出頭的是惠親王,而不是蘇曳,他完全躲在后面。”
伯彥訥謨祜道:“那也改變不了他擄走太后和皇上的事實。他想要證明自己不是董卓,很簡單,直接退兵,再把京城完整交給我們。”
僧王暫時不在,伯彥作為世子,就代替其父發言。
杜翰道:“蘇曳把惠親王推在前面,就完全了掩飾了自己是董卓的事實。所以我們必須讓惠親王住口,不能讓他代表京城,更加不能讓他成為蘇曳的喉舌,只要蘇曳自己出來張目,那他這個董卓的真面目就遮不住了。”
“現在皇上和太后被蘇曳囚禁,所以京城就失去了號令天下的權威。”
“必須告訴天下人,諸省督撫,現在承德才是朝廷的中樞。”
“三管齊下,第一,傳詔天下,蘇曳擄掠太后和皇上,董卓之罪,已成事實,京城的任何旨意,都是太后被蘇曳逼迫寫下來的,完全失去了權威。”
“第二,讓京城的官員站隊,至少所有人閉嘴,誰敢說話,誰就是和董卓一黨。派使者前往各個行省督撫,讓他們站隊,是效忠蘇曳這個董卓,還是效忠承德中樞。號召天下行省,進京勤王,十八路諸侯討伐蘇曳。”
“第三,讓各國公使,前來承德遞交國書,承認承德中樞才是大清合法政府。”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大行皇帝的棺柩依舊在承德,請太后和皇上返回承德扶靈。”
“諸省督撫,也立刻進京為大行皇帝送葬!”
這話一出,所有人頓時望向杜翰。
厲害啊!
蘇曳那邊掌握了太后和皇上,杜翰立刻就提出更高的大義,已死的大行皇帝。
果然,有些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