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念頭。
朱銘……投靠了向知縣!
祝主簿已經死了,向知縣若想掌控縣衙,就要跟衙吏們正面撞上。
向知縣手底下沒人,必須借助外力。而朱銘和那群弓手就是外力,雖然隨時可能解散隊伍,但向知縣一聲令下就能重新召集。
說不定,今天朱銘大鬧縣衙,也是向知縣在暗中授意!
白崇武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他已經猜到了真相。
由于宋代嚴禁地方官私聘幕僚,知縣身邊連個師爺都沒有,發展到南宋就徹底失控,掌權的衙吏被呼作“立地知縣”(明清師爺,不是電視劇里那樣拿把折扇只出主意。掛號師爺掌管文書,刑名師爺斷案判獄,錢谷師爺征稅管錢,這樣才能控制縣衙。誰敢在宋朝這么做,可以告他意圖謀反。嗯,金兵南下時除外,岳飛手下就有一堆幕僚)。
北宋的地方狀況,雖然不如南宋糟糕,但從哲宗朝開始就一路下滑。
知縣不攬權還好,衙吏們非常配合,并在配合當中欺上瞞下、大撈好處。一旦知縣想要攬權,或者想干什么正事兒,就要跟衙吏們爆發激烈沖突。
白崇武認為,朱銘是向知縣的一把刀,是懸在衙吏們頭頂的一把刀。
唉,雖死了一個祝主簿,恐怕縣衙依舊難以安穩。
大家和和氣氣,一起撈錢多好,何必要打打殺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