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山賊沒來,一切準備都白費了。
張廣道忍不住吐槽:“楊英已被嚇破膽,不敢來夜襲燒船。就連江邊的十幾戶人家,也都全部逃進山里,而且逃得很匆忙,有些糧食都沒帶走。”
陳子翼猜測道:“看來賊寇士氣低落,完全不敢離開山寨。”
“如今只能強攻,出發吧。”朱銘下令。
進山的河流太小,大船容易擱淺,只能用小船運糧食,全體人員登岸步行。
行走兩三里,便能看到民房。
都是一些茅草屋,搜山隊回來報告說:“都頭,那些房子里沒人,糧食、牲畜、飯鍋全帶走了。”
“再探。”
“是!”
張廣道指著前方說:“還要往前走,繞過那邊的山坳,才能到黑風寨的山腳下。每次官兵來剿賊,山下農民都會撤離,全部撤到山上的黑風寨死守。”
隊伍繞過山坳,地形開闊了許多,出現更多的茅草屋和農田。
繼續往前卻陡然變窄,前方出現連綿高山。
靠近河流的一方是峭壁,其余幾面山坡也比較陡峭。
“這也不難攀爬啊。”陳子翼看著那些山坡。
張廣道說:“山腳下不難爬,到了半山腰,能走的地方就很窄了。再繼續往上,越來越窄,越來越陡。少數可以不走山道的地方,也都設置了陷阱,官兵需要一邊排除陷阱,一邊頂著落石往上攀爬。”
腳下有陷阱,頭頂有落石,這還真的為難官兵了。
畢竟,以往來剿匪的官兵,也都是臨時招募的弓手,而且還沒有認真訓練過。踩中幾個陷阱,再被石頭砸幾下,估計就得當場潰逃。
“先在岸邊扎營。”朱銘下令。
民夫和雜兵立即行動,把船上的糧食搬到岸邊。
說是扎營,其實就隨便打下幾排木籬笆,真正的宿將看到了會被逗得發笑。
朱銘至今不知道如何扎營,他的相關知識,都來自《練兵實紀》。
按照《練兵實紀》記載,大軍吃過午飯,就該考慮扎營的事情。
戚繼光說,主將和前營的營將,帶著其余營將,還有中軍的軍官,吃完午飯要親自去前哨。在下午一點到三點,主將和隨行軍官,就該提前登高觀察地形。等大部隊追上來,扎營地點基本選定,接下來便立起中軍旗幟,安排具體的扎營事項。
扎營的同時,還要派出哨騎,四散出去查看情況。
有輔兵要出去砍樹、收集柴禾、割青草喂馬,這些都是需要離開營寨的,返回時務必清點人數。回來少了,可能是發生意外,當派小股精兵去尋找。回來多了,肯定有奸細,須得仔細盤查。
如此種種,寫得明白,但朱銘不清楚細節啊,具體怎么搞全憑瞎琢磨。
譬如拉屎,戚繼光在扎營篇里也講了,但似乎只適用于小規模行營。他現在統兵較少,完全可以這樣,若是統兵數萬,該怎么讓士兵拉屎呢?
幾萬人如果跟敵軍對峙一個月,拉出的屎尿就該有多少?不好生處理,容易引發傳染病。
民夫雜兵扎營之時,朱銘又派出幾隊弓手,去相對開闊的山坡警戒。
隨即他親自帶兵上山,張廣道在旁邊跟著,實地去觀察戰場周邊情況。
足足爬山半個小時,山勢猛地陡峭起來。
張廣道指著前方說:“那邊道路兩旁的山坡,都可以往上爬,但到處是荊棘雜草,還安了許多捕獸夾。個別方便挖坑的地方,挖了一些陷坑,陷坑里有削尖的竹片。”
“如果只是這些,也不難攻下來。”朱銘說道。
張廣道說:“山坡之上,有賊寇守著,一旦官兵爬上去,就會往下推石塊。就算有小隊官兵,避過石塊和陷阱爬上去,也會被守在上方的賊寇攻擊。”
朱銘問道:“還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