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頗為扯淡,幾位大臣圍著炭爐,而且還沒有板凳,全蹲在地上烤玉米,三個演員的戲服都沒換。只有宋徽宗坐著,眾星拱月一般,用筷子插兩個最大的玉米在烤。
宋徽宗隨口問道:“士美的家鄉有甚美食?”
李邦彥回答:“與這東京一般無二。”
李邦彥的老家在懷州(沁陽),雖隸屬河北西路,但其實緊挨著開封。
宋徽宗沒有問蔡攸和王黼,因為二人都在東京長大,而是轉問朱國祥:“元璋的家鄉有甚美食?”
朱國祥會的菜式就那幾樣,而且多數還需要辣椒,他敷衍道:“臣的家鄉偏僻,并無什么美食。臣在南方游歷時,卻見乞丐做過一道菜,名字喚作叫花雞。這乞丐,便是叫花子。”
“乞丐的吃食,怎敢拿來敷衍官家?”蔡攸趁機責問。
朱國祥說:“那些乞丐缺少烹飪之物,偷了家禽,便用荷葉包住,再裹上一層泥。將土塊搭成土窯,內著柴禾燒燙,再以滾燙的土塊埋雞烘熟。臣覺得有趣,便也學著做了幾次。與乞丐相比,臣加了蔥姜鹽等佐料,烘熟之后,肉質鮮嫩多汁,還有荷葉的清香。”
宋徽宗想象著叫花雞的制作過程,猜測說:“以荷葉包裹,倒是有些雅趣,想來清香入肉,滋味頗為不俗。去尋荷葉與雞來!”
隨侍太監立即招來入內黃門,入內黃門又帶著小黃門,騎馬飛奔向城南的會靈觀。
歐陽修有詩云:“六月京師暑雨多,夜夜南風吹芡觜。凝祥池鎖會靈園,僕射荒陂安可擬!”
這首詩,正是在描寫會靈觀的芡實。
會靈觀的凝祥池內,不但有許多芡實,還栽種了不少荷花。
等太監把荷葉采回來,讓廚子把雞殺了洗凈,玉米都已經烤好了。
色澤金黃,還帶著少許焦黑,聞起來香味撲鼻,直令人食指大動。
宋徽宗遞了烤玉米給劉婉儀,甚至親自吹了幾口氣,生怕劉婉儀燙著:“愛妃且嘗嘗。”
“多謝官家。”劉婉儀美滋滋道。
朱國祥說:“還有蒸的和煮的,娘娘可留些胃口。”
宋徽宗自己拿起一根,稍微吹涼之后,掰下幾粒放進嘴里,又香又甜又糯,當即贊嘆:“不愧有仙糧之名,端的是人間美味。”
李邦彥本就是個浪子,平時也不注重形象,逮著烤玉米狂啃一口,拍著大腿說:“好滋味!官家可召集大晟詞人品嘗,讓他們以玉米為題,多寫幾首大晟詞,好讓天下人都知道此祥瑞美物。”
“這主意好。”宋徽宗欣慰道。
玉米這種晶瑩如玉的高顏值糧食,配得上自己這個當世圣君。
令大晟詞人編曲作詞,好生歌頌一番,必可傳唱天下,讓百姓都知道上天降下祥瑞。老百姓能吃上玉米,都是上天在嘉獎圣君的仁德。
見李邦彥被皇帝夸獎,王黼連忙說:“可令開封府皆種此物,圣君仁德當惠及萬民!”
宋徽宗點頭道:“這主意也好。”
朱國祥勸說道:“上田和中田,依舊種麥子更好,只需在貧瘠下田種玉米。如此,就不會驚擾百姓,還能增加糧食產量。”
蔡攸故意抬桿:“仙物怎能以薄地耕種,此非怠慢上天耶?”
朱國祥說:“薄地種仙糧,更能彰顯官家仁德。”
宋徽宗和稀泥道:“愛卿留些種子,一半種在中田,一半種在下田。”
“遵旨!”朱國祥抱拳領命。
宋徽宗笑道:“待明年豐收,可用玉米賞賜群臣,讓他們都嘗嘗仙物滋味。”
李邦彥拍馬屁道:“官家對臣子何其厚愛也,上古三皇也不過如此。”
王黼說道:“官家便是當世堯舜。”
宋徽宗樂道:“朕與堯舜還是不能比的。”
蔡攸便說:“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