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由金兵護著上馬,生怕跑慢了連命也丟掉。
騎馬奔騰之時,兩耳愈發疼痛,幾欲昏死過去。
跑了一陣,方又停下,撕衣包耳,腦袋裹得像印度阿三。
他回到金兵大營,直奔帥帳而去。
完顏宗望見了,不由大怒道:“這朱賊實在可惡哪有如此折辱使臣的?”
時漸說道:“二太子殿下,朱賊給了一篇《討金檄文》。”
完顏宗望是認識漢字的,但僅限于認識,稍微艱深的文章,他需要漢臣輔助著讀。
時立愛雖然心疼兒子,卻還記得正事,連忙接過檄文閱讀起來。
“嘗聞上古之時,人與禽獸無異,饑即求食,飽即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葦。稷作百谷而實倉廩,嫘事蠶桑而美衣裳。倉頡造字,始為書契;大禹治水,方定江河……嗚呼,吾中國先祖,創業何艱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三代勠力,得造華夏。”
“華夏之謂何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歷代天子者,度于天地而順于時動,和于民神而儀于物則故高朗令終,顯融昭明,受天命而統華夏。暴君趙佶,不帥天地之度,不順四時之序,不度民神之義,不儀生物之則,必殄滅無胤,宗廟不可祀。此海內沸騰未息,而外寇又立至也……”
“今有女真,挹婁之余孽,契丹之漁奴。僥幸得勢,凌亡舊主,不思德政,復寇中國……宋室無道,難保神州黎民;朝廷黯弱,怎倡華夏服儀?恐衣冠變為犬羊,江山淪于夷狄……”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乃漢中一匹夫也昔憐百姓而揭桿,今保中國以興兵……一身禍福,介在毫芒;千古勛名,爭之頃刻。華夏豪杰義士,凡有血氣者,何不并而往之?”
“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這篇檄文,發得為時過早,等靖康之恥以后再發,才能顯得震耳發聵聲聲泣血。
可惜,朱銘不愿意等。
時立愛看完檄文,心里嘀咕道:金兵只是來劫掠的,也沒想過要亡漢人天下啊。
“都寫的什么東西?”完顏宗望問道。
時立愛簡單復述一遍,說道:“還有很多漢人忠于趙宋,朱賊需要一個改朝換代的由頭。抗金御夷,再造華夏,便是他的由頭,這廝卻打得好主意。”
“是個聰明人。”完顏宗望點評道。
時立愛說道:“這篇檄文發出去,朱賊大軍所過州縣,官員投降獻城也有了由頭。”
完顏宗望的面相很和善,被人呼為“菩薩太子”,他咧嘴露出溫煦笑容:“想要得天下,可不是靠寫文章,還要看他的兵有幾斤幾兩!”
時立愛說道:“宋國的勤王軍隊已來了一路,我軍在朱賊與宋軍之間,須得防備兩面夾擊,還是先轉移營寨為宜。”
“那就移營吧。”完顏宗望說道。
他現在心里沒底,既不清楚朱銘軍隊的戰斗力,也沒搞明白朱銘有多少兵。
不論如何,肯定比宋軍戰斗力更強,畢竟聽說朱銘擊敗了幾路官兵圍剿。一個郭藥師,八千精銳就差點讓他翻車,兵力更多的朱銘須得小心提防。
若是換成完顏宗翰,才不會考慮恁多,此時已經直接殺過去了!
完顏宗望如今有點騎虎難下,但又無法下令撤軍。好不容易來一趟開封,啥都沒搶到就回去,他沒法向麾下那些貴族將領交代。
而且,完顏宗望還帶著吳乞買交代的任務,他此次攻宋的戰功必須大于完顏宗翰。至少也得持平,否則完顏宗翰更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