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都去了安清,要不是有親人要接,我一個人去那鳥不拉屎的凌波縣搞什么?”
“西山派在逸州,你叔父叔母怎跑到這里來了。”
“都是苦命人,還不是找條活路?”女子看了一眼這群山賊,又拱手嘆氣道,“就是眾位好漢,要不是山下沒有活路,又怎會跑到山上去?”
這話真假暫且不論,可真是說到山賊們心里去了。
落草為寇,哪有那么瀟灑?
剪道劫財,少不得還得沾點血光,罪孽日深,晚上又豈是那么好睡的?官兵每年一來,每回都要割掉一茬,誰又知曉今年不會輪到自己頭上?
眾人一時面面相覷,還是拱了手。
“女俠還請走好……”
“謝字不多提,后會有期!”
女子也與他們拱手,這才又折回來,帶眾人通行。
宋游緩緩經(jīng)過,只是若有所思。
女子所言真真假假,依舊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是透出這年頭生活的無奈。而她一言一行,看似照搬江湖禮節(jié),一板一眼,細細想來,無論是起初給予的尊重還是后來無意間透出師門的威懾,或是最后的交心感慨,互相組合起來,才有了這最簡單的過關(guān)的法子。
若是動武,少不得麻煩與血腥。
怕是輸贏也不好說。
“這位女俠。”
“嗯?叫我?”
“還能有誰?”
“嘿!不稱足下了?”
“你好像更喜歡女俠。”
“伱怎么曉得?”
“看出來的。”
“怎么看出來的?”
“表情,語氣。”
“你這人……”
女子聽出這是自己昨晚與他說過的話,便咧嘴笑了,隨即問道:
“叫我什么事?”
“想從女俠口中聽聽這江湖。”
“你聽江湖干什么?”
“既是游歷天下,又怎能錯過江湖。”
“倒也有道理。”女子點點頭,算是認可,又笑道,“不過這可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完的。”
“到安清恐怕得明晚了。”
“十文錢。”
“嘩啦……”
宋游從懷里掏出一小把錢,數(shù)出十文。
女子一把接過,這便開說。
宋游則安靜聽著,自行在腦中整理。
江湖在古書中是個很大的概念,與“有限”這個詞相對,意味著所有、無限。
后來的江湖則是佛教傳入東土之后,佛門僧人有傳道和交流的需求,常在三江兩湖之地行走,稱之為走江湖。
再到后來這個概念被引申,被放大,逐漸不再屬于佛門僧人,而屬于全天下。這時的它已經(jīng)成了一個與“廟堂”、“官府”相對的詞,雖不如古書中的江湖大,但也是一個很大的詞了。
僧侶道人是江湖,客商背夫也是江湖。
山賊土匪是江湖,城中渾人也是江湖。
民間幫派是江湖,漕鹽貨運也是江湖。
就連山間隱士都算江湖。
江湖是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各大幫派、打打殺殺只占其中極少的一部分。
要說江湖勢力,也是百花齊放。
只是大多并不是像武俠小說一樣,全都是練武教武的,好似存在的目的與延續(xù)的方式就是教出打殺好手。武藝是幫助吃飯的工具之一,但武藝并不能直接當飯吃,這些勢力建立的目的主要還是掙錢,或幫助自己更好的掙錢。
有鏢局這類主要靠走鏢生活的。
有漕幫鹽幫這種起初主要由力工水手走私商人為了保障自身利益自發(fā)成立的秘密結(jié)社。
有地方幫派,各有掙錢的方法。
有通過信仰建立起來的,如一些不學(xué)法術(shù)學(xué)武術(shù)或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