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能否凝聚地府打造輪回,想聽聽伏龍觀的傳人對此如何看待,又或者他對此有所想法,想聽聽伏龍觀的看法,再或者是他需要自己的幫助。
“順其自然。”
宋游放下茶杯說道。
國師聽了也是不慌不忙,又為他斟上半杯:“說來這地府和輪回的學說,也與佛教有些關系,貧道今日去天海寺拜訪正慧方丈,也是與他討論了一番地府輪回之說,正慧方丈很有修為,也很有見解,貧道受益匪淺。”
“國師又怎么看呢?”
“貧道以為,世間多有沒有消散的孤魂野鬼,無處安身,世間也多有作惡之人因為種種原因逃脫了陽間律法,或是陽間律法無法制裁。”
“是。”
“若有一界陰間地府,既可收容天下孤魂野鬼,給他們安身之處,也避免他們在陽間為亂,還可組建陰司執法,專管那些作亂陽間的陰鬼,也有助于人間的太平法治。此外若人死之后靈魂不再自然散去,陰間地府便是所有人死后的歸宿,陽間犯過法而未被懲處之人,無論是瞞天過海,還是因為身份尊貴沒有得到陽間律法懲處的,到了這里,全都再審一遍,陽間脫罪,陰間受罰,不也能震懾惡人?”
“……”
宋游想了一會兒,有些話想說,但不確定自己是否想清楚了,也不確定國師是否想聽,于是又放棄了,只笑著對他說:
“國師此言,若是讓朝廷中的王宮貴胄們聽到了,不知有多少人睡不著了。”
“貧道自然不敢講給他們聽,也不敢在外頭說,不過伏龍觀乃世外之地,歷代觀主都是人仙,縱觀天下,貧道也只敢講與道友聽了。”國師說到這里又瞇了瞇眼睛,“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睡不著又如何,睡不著正好,若有此地府,能讓他們睡不著,才該是個好地府。”
“民間早有這類傳聞吧。”
“道友是指……”
“地府地獄一說。”
“所以啊,他們就算怕,也不該是怕貧道,有沒有貧道,百姓都是這么想的,他們能讓貧道不敢亂說,難道還能讓天下百姓不敢亂想不成?”
“聽來不是易事。”
“道友所言甚是,不過以現在看來,民心所向之下,萬眾信念匯集,地府的凝聚幾乎已是必然,區別只在于何時凝聚,又凝聚成什么樣子,這凝聚而成的地府又如何運轉。”國師搖了搖頭,“若放任不管,地府剛成之時,怕是亂糟糟一團。”
“就像剛開始的天宮。”
“正是!神靈爭位,人也爭位,反倒弄得天下妖魔盡起,民不聊生!”
“國師如何想呢?”
“早做準備,上聯天宮,下表朝廷,籌建陰司。”國師說道,“地府初成簡陋,便行簡陋之事,隨后逐漸完善,便行完善之事,貧道看來,最初的地府只需有陰司緝拿天下妖鬼即可,等到地府逐漸完善,生靈信念香火又造就更多陰神,給陰神帶來更多神通,地府便有了更多職責,自然而然便可以做更多事情,最主要的是,自然而然,一步步來,莫生亂子……”
國師與宋游一番長談。
大抵是這些話除了伏龍觀的傳人沒別的人可說了,一說起來,便停不下來,可又因為兩人初識不久,不甚了解,有所克制。
只講大事大勢,必成之事。
小的細節則不提。
宋游也沒有問他如果地府建成,他在里面是什么位置,現在支持他的當朝皇帝又是什么位置,那不合適。同時宋游也不甚在意,人生短短,地府建成對他來說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自己親眼見證了這件了不起的事情發生,此外別無想法,別無謀求。
“不知道友覺得能成嗎?”
“如國師所說,既然天下百姓都對此深信不疑,甚至已有人供奉陰神之像,地府的誕生只是時間問題。”宋游想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