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世間絕頂。”
“這朕倒有所聽聞。”皇帝點了點頭,“本朝初年,那位善于誅妖斬神,近百年前,天算道人據說可看到五百年后,不知這位又擅長什么?”
“貧道也不知。”
“國師也不知曉?”
“不知。”國師搖了搖頭,頓了一下,“不過這位在云頂山上一夜一年,又在長京翻手為雨,滋潤萬物,貧道卻從未聽說過這般神仙本事。”
“唉……”
皇帝嘆了一口氣。
“人有人道,鼠有鼠道,仙有仙道,神有神道,相助開朝的那位伏龍觀前輩,縱然誅神除妖,也沒有橫掃千軍萬馬、定鼎江山的本事,更沒有治國安民保天下盛世不衰的本領,陛下為天下共主,千古人皇,自有陛下的本事,何必要去別人的道上,與別人相比。”
“非也。”
“那是何意?”
“實在是年紀越大,朕越想拋開這些繁瑣政務,從此修道煉丹,追尋長生自在,可卻要被國事牽絆,心中難免羨慕。”
“陛下,此時倒是一次機會。”國師適時提點道,“若陛下想與這位共飲長談,此時正好請他來宮中做客,只是不知他是否會答應。”
“如何去請呢?”
皇帝轉頭看向了國師。
“此地畢竟是長京,天子腳下,那位雖然神通廣大,也是懲惡揚善,不過卻沒知會朝廷,實在不該。”國師說道,“不過話說回來,常太尉與其子仗著身份目無王法,又何嘗不是藐視君威?冒犯人仙?豈無罪乎?于情于理,貧道也該去尋他一趟,說個究竟。”
這番話說得皇帝十分滿意。
“說起來伏龍觀與我皇室多有淵源,太祖受伏龍觀相助才得以開朝建國,中宗皇帝也是受伏龍觀相助,才得以中興,于情于理,朕都應該設宴好好感謝伏龍觀的仙師才是。卻沒想到在京城之中,竟有這般仗著身份目無法紀之人,也是朕之過錯,愧對伏龍觀的祖師。”
“陛下言重了……”
“便請國師代朕走一趟,請仙師來宮中一敘,朕也好與仙師賠罪,把酒言談,豈不快哉?”
“然而這位生性淡然……”
“國師切記說明,朕不強求。”
“貧道知曉了。”
“明日朝堂……”
“陛下不必擔心,那常太尉早就死了,伏龍觀的道友反倒助他早日脫離苦海,至于那常引,目無法紀,早就該罰。朝中多有明理之人,最多有些往日里也經常目無法紀的王公貴族,怕哪一天這種事落到自己頭上,才會跳出來要刑部拿人,貧道自會駁斥。”
“有國師實乃朕之大幸。”
“不敢不敢……”
國師沒一會兒,便告辭離去了。
……
一天過去,無事發生。
和宋游想的差不多。
一來伏龍觀與大晏皇室挺有淵源。
不過話又說回來,伏龍觀與哪個朝代又沒有淵源?當年扶陽道人幫著本朝太祖擊敗的前朝,又何嘗不是曾經另一位祖師幫忙建立的新朝?也許多年后大晏腐敗皇帝昏庸,民不聊生,天下分裂群雄并起,另一個伏龍觀傳人下山行走,覺得應當該換新天,也會幫著另一個人建立新的王朝。
不過無論怎么說,伏龍觀對大晏皇室仍有相助之情。
二來此事本就是太尉府無禮。
何況長京城內權貴如此跋扈,不是宋游的問題,反倒是朝廷的問題。
自己所為已是克制。
三來宋游雖不是神仙,可世俗王朝想要對他怎么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也不可為所欲為。
朝廷自然奈何不了他,不過宋游也不可能將前來捉拿他的官兵全部誅滅,更不可能無緣無故走進皇宮,把皇帝威脅一番。實在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