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靈性,能懂人言,證明三花娘娘在感悟山石靈韻上面做得極好。這是最難的一步了。只是因為三花娘娘道行尚淺與對法術(shù)不夠熟練,導(dǎo)致不能搬動也不能聚齊大的石頭,山神這才矮小。”宋游誠心說道,“三花娘娘只要繼續(xù)修行勤奮練習(xí),召出來的山石巨人終究會變得越來越大的。”
“你第一次召出來的也這么小嗎?”
“……”
“你第一次召出來的也這么小嗎?”
“要稍微大一點。”
“大多少?”
“一點。”
“哦……”
三花貓有些滿意,這才繼續(xù)問:“那三花娘娘以后請出來的山神會有你的那么大嗎?”
“可能。”
“會比你的更大嗎?”
“可能。”
“會有一座山那么大嗎?”
“理論上是可能的。”
“理論上!”
“我對點石成兵之法其實也算不得精通,若有一人道行與我相仿或比我還高,又專注于土行法術(shù),其中又專攻點石成兵之法,想來是可以召出好比山峰一樣大的山石巨人的。”宋游對她說道,“不過那可能就不叫點石成兵了。”
“叫什么?”
“指山為神。”
“三花娘娘要多久才有那么厲害呢?”
“不知道。”
“三花娘娘要多久才有你那么厲害呢?”
“不知道。”
“你不聰明。”
“江海廣闊,小流積之,千里路遠(yuǎn),抬足便至。”宋游對她說道,“有時路遠(yuǎn),三花娘娘便無需思考自己要多久才能到達(dá),只需看準(zhǔn)方向與專注自己腳下的路就可以了,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更近一步。”
“聽不懂~”
“那你也不聰明。”
“!”
三花娘娘抬頭愣愣的將道人盯著,片刻之后,才仰頭看了看天,轉(zhuǎn)身便走了,變化成人,去撿了柴來又拿著小鍋與分水刀去打水,還不忘叫上自己召出來的小山神跟著,貼身保護(hù)自己。
只是小山神跟著她沒走幾步,就因為法術(shù)不熟,三花娘娘一個分心,便當(dāng)場散了架,落了一堆碎石子。
三花貓扭頭看,也只得小聲嘆氣。
太陽已經(jīng)快到腦門頂上了。
雖然道士說自己不聰明,胡說八道,但是可能人就是這樣,喜歡胡說八道,三花娘娘大人有大量,還是不能把他餓著。
端回水升起火,便不關(guān)她的事了。
三花娘娘又請出了一個新的小山神,與它說了一會兒話,便帶著它在這草原上到處跑,不是捶蟲子,就是踩螞蟻。草叢比他們還高,一貓一人行走其中像是穿梭于一片茂密的森林中。
宋游也不管,只生火煮飯。
離開軍營時,陳將軍給他帶了些軍糧,以一種叫糜餅的東西為主。
糜是一種谷物糧食。
糜餅便是用它做出來的干糧,大概指甲蓋大小,可以直接入口,也可以燒水煮成粥,味道一般,宋游通常會加些野菜與肉進(jìn)去,至于加什么肉就看三花娘娘用什么來投喂他了。
今日無肉,全因娘娘忙碌。
……
千米高空之上,一只燕子飛行不斷。
下方大地平坦,少有起伏。
似乎已經(jīng)是禾州了。
云霧繚繞間,忽然見到一座城,燕子略微降低高低,繞著城逛了一圈,確認(rèn)沒有城隍之類的護(hù)城神,這才飛進(jìn)去。
很快落在一間房頂上。
此刻已是深秋,禾州的燕子早都飛往南方去了,還能見到的著實不多。
不過也沒人覺得驚奇。
燕子往后扭頭,在歇息間,自顧自梳理著羽毛。
“守城的老兵長看得清楚明白,那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