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保佑,栩州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今年也是大豐收。可能慢慢就會被推廣到全國了。”燕子說著頓了頓,“在我出發(fā)之前,老祖宗就已被敕封為‘安清救苦救難真君’,為道教天宮正神。栩州一地所有道觀廟宇必須供奉老祖宗神像,但凡種了燕薯燕豆和燕米的地方,一郡之地最大的道觀廟宇,也都必須供奉老祖宗的神像,享萬世香火。”
真是少有說這么長的話。
可是這種話,不長一點又說不完。
于是歇了一口氣,才又繼續(xù)說:“老祖宗也已經(jīng)壽終正寢,坐化成神,位居天宮了。”
“這樣啊……”
宋游點了點頭。
良種豐收對百姓自是好事,燕仙做了好事,自然也該封為神靈。
栩州一州的所有道觀廟宇皆必須供奉燕仙神像,到了別處,便以一郡為單位,至少也有一家道觀廟宇供奉燕仙的神像,確實不算少了。這個世界歷朝歷代封神時其實很少有像對燕仙這樣,對神像的數(shù)量也做出嚴(yán)格要求的,大多都是封神之后,百姓和各地宮觀寺廟自發(fā)供奉。
燕仙確實是解了大晏燃眉之急,又與民生息息相關(guān),不過也不知曉是否是有別的原因。
不過像是燕仙這樣的神靈,即使沒有朝廷的硬性要求,各地宮觀廟宇也會自發(fā)將他請上神臺的。各地百姓也可能自發(fā)為他建立小廟。
也許時間久了,佛家寺廟也會將他請上神臺。
至于神職神權(quán),多半是看百姓。
畢竟是香火成神,就算天宮給你什么神職神權(quán),終究沒有百姓給的來得實在、好用。
百姓信你什么,你就有什么。
讓宋游猜的話——
多半是糧米豐收之類的,跑不遠的。
如果再有了糧米豐收的神職神權(quán),老燕仙又愿意管事的話,民間口碑一好,說不定很多田地廣闊的大戶人家都會在田地旁邊給他立廟,一些村落說不定也會在山間田土旁邊集資立廟,每到糧食播種之季香火估計不會少。
屆時真君恐怕要升帝君。
再往上的話,難度就較高了。
燕仙終究不是人……
不過這樣的神,其實比那些說得法力無邊無所不能其實屁事不干的天宮主神更受民眾親近,大概率也會比他們更加長久。
說不定真能享千年香火。
燕仙不就圖個長久么?
宋游搖了搖頭,不想這些,轉(zhuǎn)而又看向馬背上的燕子,出言問道:
“海外風(fēng)景可好?”
燕子一聽,頓時來了精神。
那真是有太多說頭了。可是這么突然一下,又不知曉該怎么說。
腦袋左右擺動,眼珠子晃動。
“海外、海外的風(fēng)景不見得比大晏更好,不過很多地方都與大晏不一樣。”燕子嘴笨的說道,卻也比當(dāng)年好多了。
“見過不一樣,也挺好的。”
“是……”
“可有遇到危險?”
“危險倒也是有的。海外的妖魔和神靈大多都沒有什么規(guī)矩,肆意妄為,像是我們上古時期的亂世一樣。”燕子說著頓了一下,“好在燕子在這些地方來來去去習(xí)慣了,除了少數(shù)妖魔,大部分都不會為難燕子。”
“聽來也是有為難的。”
“就得費心逃脫了。”
“挺好……”
看得出這只燕子是有很大成長的。
是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見過世界的了。
就在這時,前方出現(xiàn)了一人一馬。
草原上有一顆大石頭那人做武人打扮,將馬拴在駐馬樁上自己背靠著石頭坐著,似乎在吃干糧。
“我們認識……”
三花娘娘眼尖,當(dāng)先看了出來,回頭看向道人。
“是么……”
宋游便緩緩的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