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這道人,道袍雖舊卻也干干凈凈年紀(jì)雖輕,卻是一臉從容。
“這位先生……”
有個人停了下來,扛著紅纓槍問道:“可是從別地來我長槍門訪友的江湖武人同道?”
語氣間有大晏人對道人常見的尊重。
“非也。”
宋游也停在路邊,側(cè)過身子,面朝他拱手:“在下只是一游方道人,途徑言州時,偶然在草原上發(fā)現(xiàn)不少郵筒,本該是從遼新關(guān)送往遠治城或別的地方的守軍家書,其中不少應(yīng)是長槍門的子弟,要寄往長槍門的,在下正好要往這邊走,就順道帶了過來。”
“什么郵筒家書?”
“拿出來看看。”
眾人聞言皆圍了過來。
“便是這了……”
道人轉(zhuǎn)身將手伸進棗紅馬背上的被袋里,稍一摸索,就摸出了兩根竹筒。
遞給最先說話的一名漢子。
漢子接過之后,上下打量。
“我不識字……”
隨即回頭對身后人說:“你們誰識字?”
“我也不識字……”
“我倒認(rèn)識幾個,也就幾個。”
“帶回去看看吧……”
中間還夾雜著幾句聽不懂的地方話。
宋游便又從漢子手中將竹筒拿了過來,對他說道:“這支寫著,越州霧郡黃沙山長槍門劉胡子,這樣的還有十幾支。”
“劉胡子?”
“三堂堂主是不是就叫這個?”
“這不是劉堂主的名字嗎?”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幾句,又商量起來。
片刻之后才商量出個結(jié)果,由最先說話的那漢子帶著宋游去黃沙山上,其余人則繼續(xù)向前。
燕子在空中輕巧劃過,跟隨著道人。
“有鳥……”
“該打下來的!”
“天天吃豆子、鼧鼥鼠和兔子,我都好久沒有吃過鳥肉了。”
“俺也一樣。”
燕子不知不覺飛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