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倒確實還保留有幾分從前的樣子。
“這邊挨著柳樹街,來長京的人很多人都會來這邊轉轉。這一圈保留了很多以前的街巷,也有很多小吃和特色文俗,挺有意思的。”小孩的母親微笑著對她說,“我們住的離這邊也不遠,對這邊還挺熟,就帶你逛一逛吧。”
說著頓了一下:
“逛完時間還早的話,再帶你去故宮看看。很多人來故宮都挑著上午的時候來,這倒有個好處,可以看升旗。不過這季節日頭一高,就又曬又熱,我倒覺得下午再去故宮更好些,臨近傍晚時候,夕陽下的故宮極有韻味,到了晚上又很涼快,還可以在故宮外面騎車,別有一番風味。”
“好的。”
少女平靜的答應下來。
隨即邁步前往。
古城區古香古色,只是相比起幾百年前還是整潔了不少,一方面是由于更好的硬化路面、城市衛生整治帶來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了當年那些極其雜亂又極具個性化的店招所導致的,不過行走其中,仍然能讓人心靜下來。
路不算短,也絕不算長。
少女自然不嫌路遠。
當年挎個褡褳,或是變成貓兒邁著小碎步,跟隨道士,可是常常從西城走到東城去的。
不經意的一個轉角,熟悉的畫面頓時映入眼簾。
柳樹招招,全是青綠的色彩,地磚殘破,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沿街的二層小樓,如此古舊,甚至連一個現代化的招牌店面都沒有,也全都關著門,連門窗都腐朽了,乍一看去,真像是幾百年前的某一個清晨。
“雖然柳樹街很出名,很熱鬧,不過正兒八經的這條柳樹街卻是封存的。
“據說這條街上的建筑全部建于晏代以前,當年晏代后期順王之亂,帶兵進京,肆意殺人放火,也沒有波及到這里。
“還有更神奇的,后來余朝的時候,長京有過一場大火,幾乎席卷了整個西城區,也不知道怎么的,偏偏這條街沒有被燒,當時的京官聽說之后,還特意去廟里燒香問過城隍,后來不知出于什么考慮,干脆就把它閑置了。到了現在,也就成了文物,被保護了起來。
“我也是聽說的。
“……”
母親牽著小孩,邊走邊說。
卻見這位在浪州認識的少女駐足停在一間古樓前,往前看去。
前面只是一扇很普通的腐朽木門,顏色透出陳舊與歷史,好像聞得到木頭的味道,上面一把青銅鎖,早已銹得不成樣子。
現代修建的欄桿阻擋了游人的靠近。
少女停步于此,出神了好一會兒。
“時間不早了,去故宮吧。”
“好……”
一行人便又上了車,前往故宮。
依然檢票入場。
經歷過后來的陳氏余朝,再到現如今這個年代,這座皇宮相比初次見時已經有了不少變化,不過這種變化倒也并不讓少女覺得陌生。
一來這些變化都不算大,來來去去也大致都是那樣,甚至有的皇帝改了一處,下一個皇帝又改回來。
二來在這幾百年中,她也曾來過幾次。
有時變作一只貓兒,在一個天邊如夢似幻頭頂紅霞紫氣的黃昏,獨自邁著小碎步走在這偌大的宮城廣場中,看著侍衛們成隊巡邏,聽著侍女太監們各有各的小心思,或者來驅趕捕捉她,尋找的是當年第一次來走在這座宮城中的感覺;有時駕鶴而來,從宮中俯瞰宮城的燈火;有時走在燭火黯淡人影搖曳的宮殿外面,聽里面竊竊私語;有時也在宮墻上踱步,權當貓兒無聊時的消遣。
上一次來,也該是上百年前了。
以這種方式來倒還是頭一回。
此時的皇宮也已經變成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