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中場
理欲統一!
這四個字如洪鐘大呂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坎上。
姜星火理論的完整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從本體論的角度,姜星火的理論,對于整個現實世界的解釋,對于之前的歷代大儒,尤其是宋儒而言,詳實等級無疑是輾軋級別的。
無論是張載的“太虛氣本論”還是程頤的“理氣二元論”,亦或是朱熹的“天理人欲論”,氣本論的世界觀框架,對于現實世界的解釋,都很難讓人完全理解和信服。
氣,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沒有人觀察到?
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就像是一條傳了四五代人的破褲子一樣,每代人都在縫縫補補,只是爭取它不會露餡丟人太難堪,至于想要多美觀,那就做不到了。
而現在,這條破褲子徹底被姜星火的名為“細胞”的大剪刀給裁剪爛了。
跟抽象的、無形無質的“氣”相比,細胞是能夠被普通人在幾乎所有生命體上普遍觀察到的真實存在,這種真實存在,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同時幾乎不會因為觀測者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只要觀測手段固定,使用標準的顯微鏡,那么不同的人,就能得到相同的觀測結果。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
在傳統的各種派別的本體論中,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對于本體論的觀測,都是“因人而異”的。
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根據資質/悟性/佛緣等因素的不同,對于各派別的本體論,在觀測或者說體悟過程上,得到的結果是不統一的。
這就導致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也有理。
正因如此,三教之間互相爭執不休,持續了上千年,對世界的結構和構成,都有自己的一套認識理論,也就是本體論。
但姜星火的“物質一元論”,通過發現微觀層面上細胞的存在,完成了本體論劃時代的變革。
從此以后,本體論的觀測者,嗯,用儒家的話說就是“體物之人”,不再需要個人稟賦,所有人用同樣的方法,都可以觀測到相同的詳實結果。
這樣一來,不僅具有眼見為實的說服力,而且這套理論能普及的程度,也極大地增加了。
受眾多了,信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公論。
實證主義方法的最大效果,就是“不信你自己看”。
這種效果,在科學原理和實驗的普及過程中,已經初見端倪。
譬如熱氣球氣壓原理,以及棱鏡散射原理,都是能夠通過實驗復刻的。
正因如此,科學原理才在國子監生中受到追捧,繼而流行。
這個道理,在座的諸位大儒都很明白。
所以他們都清楚,一旦今日的成果面世,尤其是以孔希路的名義發布,那么隨著顯微鏡的普及,姜星火以細胞物質學說作為基礎的“物質一元論”,將會迅速風靡大江南北,而且理學家們根本無力反駁。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細胞物質學說能夠實證自己的存在,理學家怎么證明“氣”的存在?
證明不了,沒這個能力你明白吧。
而除了“物質一元論”這個本體論,基于本體論延伸出的人性論,姜星火顯然也下了相當程度的工夫。
“暫且休會吧,諸位且歇息片刻?!?
就在這時,胡儼作為東道主,利用了一下手中的權力。
姜星火當然清楚,胡儼這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就像是打比賽,打到最后只能喊暫停。
但他并不畏懼胡儼等人能怎么樣,這時候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了,強行推進下去,也沒什么必要,不如大度一點,容他們喘息片刻。
“好,諸位且起來活動活動,一炷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