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你們八叔為了你們這些狗犢子連港島都不去,為了你們毀了一輩子的前程。你們這些狗東西要是不好好學,看我怎么收拾你們!還想回家種地?做夢吧,有多遠滾多遠,出去要飯去拉倒,你們還有啥臉見你們叔?”
看著突然激動起來的大哥,李源先趕人:“李坤去買書吧。”等李坤神情深沉的走了后,李源皺眉道:“大哥,你給坤兒他們說這些干啥?都是孩子,別讓他們背負那么沉重的包袱。”
李池沒好臉色:“這叫啥沉重?吃喝都不用他們管,光在屋里學習,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這是啥沉重?老幺,你怎么回事?你到底怎么回事?那么大的事,你咋不和家里商量一下呢?你越來越能了你!”
李源不想在這上面多扯,抬頭望了望天,當真是萬里無云啊。
本該是好天氣,可這是春天,都四月了,還一滴雨沒下過……
他輕聲道:“大哥,現在哪是想這些的時候啊。你種了那么多年地,還沒發現今年不對頭嗎?”
咋能沒發現呢?
李池才三十五,臉上的皺紋多的像四十的人了,他拿出煙袋點了莫合煙,狠吸了一口后,道:“種了一輩子的地,也沒見過這樣的。三六年大旱,那是川蜀大旱。四二年大旱,主要也是豫南大旱。這一回,咋那么多地兒下不來雨?”
李源搖頭道:“今年還好,畢竟前幾年攢下了一些家底兒。所以大部分人懶得去想這些,或者想到了,也抱僥幸心理,覺得這雨總會下下來。可他們也不想想,萬一下不下來呢?
咱們家丁口太多,他們能不想,咱家不敢不想。
所以大哥,你回去給爸媽說,甭多想其他的了,還是按咱們之前定的那一套來。
去港島算個啥?
還能比咱們一大家子齊齊整整的好?
我不管別人咋想,反正對我來說,一家人都能好好的過日子,比什么榮華富貴都好。”
他之所以這么親近李家,也是因為李家的家風出乎意料的好。
可能是因為李家在秦家莊生活,不得不抱團,但不管如何,一家人緊密團結的氛圍,他很喜歡。
再加上穿越過來的那年,一大家子都那么貼心照顧他,所以心里一直帶著感激。
李池的臉色總算好了許多,拍了拍李源的胳膊,道:“你自己想法子進城還考上中專后,莊里就有人說,仗義每多殺狗的,負心多是讀書人。說你這一走,肯定不和家里多來往了。
看看秦二牛家的大丫頭,嫁到城里后,基本上不回秦家莊了。
她娘進城來看她,婆家連熱飯都不給準備,別說住一晚上了。
爹當時就說,我們家老幺肯定不會,然后你當學徒開始就往家里寄錢。
咱家大人花錢的地方少,主要還是孩子。
一個孩子讀書還行,可咱們一大家子,十三四個孩子都上學,誰家供得起那么些?
要不是你一直強逼著,現在一半都回家干農活了。
李坤這樣的半大小子,早就該下地掙工分了。
他爺爺把話給他們說的明白的很,他們的學費和書本筆墨錢,都是八叔餓著肚子從城里寄回來的,讓他們珍惜好好學。
實在學不下的早說,就別浪費這份錢了。
除了我家的李堂、老二家的李城、老六家的李均確實學不下去回來掙工分外,其他的都算有出息的。
等他們長大了,都進城來幫你。”
李源算了算,還有十年時間,如果順利的話,李家至少還能出來十個中專生或者高中生。
剩下的其實也不慌,因為本身就是農村戶口,不用擔心被安排下鄉……
等熬過那些年,放開后提前預習,還是能考大學。
第一批大學生啊……
就憑這些孩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