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桂還是聽勸的,不管是因為是聽小兒子的話,還是因為李源之前說的那些誠懇的肺(恐)腑(嚇)之言,讓他覺得真去升官,就是竊取了小兒子的功勞。
總之,老頭兒松口了就成。
再有老人家這番話,李家就更穩了!
大事說完后,李母對婁曉娥道:“你現在有身子了,按理說我該來伺候你。可打幾輩子起,婆婆和媳婦之間就容易鬧毛病。要是沒這個條件就算了,像你大嫂子她們,進了門兒就得忍著我這個婆婆,誰做媳婦都是這樣過來的,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
可我也當過兒媳婦,心里明白著呢,我那時候就想啊,要是懷孕后能回娘家住著就好了,誰還能比爹媽跟前更親近?
你娘家條件不差,我問過源子,你哥他們都在外面,家里怪冷清的。
娥子,你要是想回去,那你就回去,婆家不說啥。”
婁曉娥聞言真是驚喜感動壞了,雖然眼下建國已經十年了,可婆媳之間身份地位,其實和舊時候幾乎沒什么區別。
看看賈張氏和秦淮茹就知道了,想教訓就教訓,兒子死了兒媳婦也得規規矩矩的孝敬養老。
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一點不夸張。
李源師父家的大女兒孫月香,家里都還是干部,大女婿死了,孫月香想回家,前提條件都是要月月給錢奉養婆婆,給錢撫育小叔子、小姑子……
可以說,女兒這輩子最大的對手只有兩個,一個是婆婆,一個是兒媳婦。
李母居然能如此寬宏大量,開口讓婁曉娥回娘家,這絕對稱得上通情達理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婁曉娥足夠大度,讓李源不斷寄錢回家,還在這么艱難的時候給家里糧食。
將心比心吧。
樂呵呵的李源和淚眼婆娑的婁曉娥將家人們送上馬車,雙方都用力揮手送別,直到看不見對方后,兩人才心情各異的關門上鎖,往家里騎車回返。
回到家后,看著仍處在感動中不能自拔的妻子,李源都有些懷疑起自己來,是不是太過涼薄了些……
雖然他給予了李家不少東西了,但說實在的,多是以報恩的心態在償還。
甚至恨不能一次將那一年李家對他的恩情報完,以后就輕松了。
剩下的,跟投資差不多……
穿越過來那年身體很弱,心里也很難接受。
前世日子過的再難,平時和母親聯系的再少,可真的發現永遠的告別了那個世界,那些日子反倒成了最懷念的時光,平日疏忽的母親也成了最想念的人……
那段難熬的日子,他沉默寡言,是李家老老小小想方設法逗他笑。
他胃口不好,吃不了粗糧,家里的白面就都給他吃,他也不愛吃,剩飯才會分給小孩子們吃。
最后,更是連才半歲的侄兒的奶水都給他了……
但李源對李家的感情,仍是以報恩為多,親情稀少。
在他心里,還是認為家人只有前世的父親母親。
不過現在……好像也已經開始變化了。
日子總要過,人生還要繼續。
時間啊,真的能改變一切……
“源子,你想什么呢?”
正當李源暗自思索時,聽到耳邊傳來婁曉娥的聲音,她剛往爐子里加了兩塊煤球。
李源笑道:“沒什么,就是發現你還挺舍不得媽和嫂子她們的。”
婁曉娥認真道:“媽和嫂子她們都是好人嘛。真的,源子,我見過聽過好多大家族的事,家里人一多,根本就沒什么親情可言了。特別是分家產的時候,一個個都跟仇人似的,恨不得別個都死絕了,好處都歸一人。所以看到咱們家現在這樣的,我真的好感動。我真慶幸,自己不僅選對了男人,更選對了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