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真槍的武術不同,但基本功還是相通的。練沒有練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巧的很,當年葆琪……就是我的,第三子,已經夭折了。不過當初公認的,葆琪最類我。除了戲曲外,他最愛好的就是武術。
他過九歲生日的時候,我找了很久的門路,才在程潛司令手中得到了劍仙李景林的武當秘劍手稿。二三年對外刊印的那一部分《武當秘劍》,其實只是粗淺版。李景林手錄絕版,就在我這里。小李,你有興趣嗎?”
有興趣嗎?
臥槽,簡直太有了好吧!
武圣孫祿堂、長槍李書文、劍仙李景林,這可是江湖三絕啊!
看著眼神明亮的嚇人的李源,梅蘭芳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有愛好就好,人沒有愛好,那就有些可怕了……
……
“將就著練吧,還不錯,李景林留下的這部手書,算是秘傳了。”
第二天李源就拿著手書興致勃勃的去找張冬崖獻寶,只是張冬崖看了后,卻搖了搖頭,沒李源想的那么開心。
李源納悶道:“既然是秘傳,怎么將就著練?”
張冬崖道:“武當劍與尋常兵刃法門不同,極其講就‘乘虛蹈隙,避青入紅’。就是劍法運用重在不接不截,不迎不架,憑空一擊,無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紅門’也。
所謂‘不沾青’,是說不以硬力格擋、招架對方刀劍。‘入紅門’,是說出劍一擊命中而見敵血。
江湖上一般把這種避實就虛、以逸待勞、后發制人的劍術稱之為‘內家劍法’。
還別說,和你的性子倒是相合。”
李源滿臉無語,哪就和他性子相合了?
張冬崖又道:“武當劍是行劍,確實適合你。對身法要求很高,講究‘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你要是能走好八卦步,練這劍法事半功倍。不過眼下這世道,誰還敢背把劍到處亂跑?練也白練。”
李源嘿嘿一笑,道:“且先練著……”
背把劍?
他還想練暗青子呢!
別人身上不好帶,他好帶啊。
拿著秘本,李源愛不釋手。
沒想到,穿到這個時候,還有機會當一回劍仙……
說起來,李景林也是咱老李家的人!
……
下午下班,李源先在北新倉和妻子、大姨子一起吃了晚飯,聊了會兒天,又回到了四合院這邊。
雖然愛好武術,但醫術才是根本。
所以,他還要回來給病人看病提高醫術。
過了冬天后,開診日子又變成了周一到周六晚上。
只是如今即使每人只要半斤棒子面,來看病的人數量也不及去年三成了……
剛進四合院,就看到閻埠貴站在家門口看著盆栽發愣,李源笑呵呵道:“三大爺,您這是醞釀著準備作詩一首么?”
閻埠貴回過神來,見是李源,本就一張苦臉,變得更苦了,他的神情滿是無法言喻的悔恨,道:“源子啊源子,悔不當初啊。你還我錢的時候,都跟我說了去多買些糧食回來備著。我只想著,等開春后南邊兒的糧食進京,糧鋪里的糧食就有了,還會便宜下來。誰曾想,反倒越來越貴了……”
黑市上的白面已經翻了三番了,棒子面比白面漲的還多,已經漲到五倍了,比過去白面都貴兩倍。
糧店里的糧食就更不用想了,有錢有票都沒用,最多只能買到七成。
偏他家里三個小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再加上才幾個月大的閨女解睇要吃白面……
閻埠貴每天晚上愁的睡不著,早上睜開眼看到那幾張嘴更愁……
李源笑瞇瞇道:“您說都這會兒了,還說這些有什么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