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金蟬脫殼
兩三年的時間,如果是后世那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會發(fā)生極大的變化。
但在當下……
時間好像沒有流動一般,城市建設幾乎沒有發(fā)生一點變化。
人們的生活,緩慢卻又不平靜。
自行車行駛在安定門內(nèi)大街上,看著路人們一張張嚴肅的面孔,街上花色的衣服越來越少,深藍色和軍綠色已然成了主流,李源心里平靜,坦然接受。
感覺驚心動魄的都有些麻木了……
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一個全新的,一個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誕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從大亂到大治,一定需要經(jīng)過一個過程。
那些借口中最操蛋的就是所謂的價值觀不同,老毛子當老二的時候就不說了,這個說法還能成立。可八十年代小鬼子當老二的時候,難道也是價值觀不同?
小鬼子一貫以來,都恨不能給老美當哈巴狗,舔的不能再舔,多少歐洲國家都沒他們哈美,棒子國就更不用提了,老美放的屁都是香的。
可是看看八十年代老美是怎么對付當時舉世無敵的小鬼子的。
所有后來用在我們身上的手段,對付小鬼子時一個不落,有過之而無不及。
咱們是沒有技術才被卡脖子,小鬼子則是明明坐擁技術,老美卻騎在鬼子的脖子上,一邊拉屎一邊責令他們自廢武功。
九八金融危機時對付棒子國就更搞笑了,從上到下直接血洗,所有的金融命脈產(chǎn)業(yè)全部被把持,棒國再次成了名副其實的附庸。
這也叫共同價值觀么……
相比之下,咱們能掰手腕掰成這樣,已經(jīng)很難得,也很不錯了。
而國家能有如此韌性,毫無疑問,就是因為現(xiàn)在這輩偉大的老人們,為后世子孫打下的鋼鐵般的基礎!
沒有北面一戰(zhàn),就沒有立國的尊嚴。
沒有六二年和七九年的摧枯拉朽,就沒有改開幾十年的穩(wěn)定環(huán)境。
所以,李源看當下時,并無太多褒貶判定的目光,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哪有那個資格……
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后,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對不熟悉不清楚的事,就少做評價吧。
“爸爸!!”
四歲的李幸已經(jīng)有小男子漢的模樣了,看起來就像一個小號的李源。
三姨婁秀教了他很多文化知識,跟著媽媽學會了寬心,吃嘛嘛香,倒頭就睡。
跟著爸爸學會了扎馬步,打兩套拳……
兒子被教育的很好,李源心情也明朗了許多。
和兒子拳對拳的來了個見面禮,就見老岳父一臉抽抽的看著他。
婁振濤還是老派人物,講究抱孫不抱子,別看他對外孫百般疼愛,可對倆兒子,那從來都是嚴格要求的。
像李源這樣,和兒子都快處成朋友的,他顯然有些無法接受。
婁秀和婁曉娥看在眼里都笑了起來,李幸問李源道:“爸爸,我什么時候能回秦家莊找十九哥他們玩?”
十九一直到二十三,是五九年在東辛寺九號院里生的,比李幸大一歲。
不過李幸的營養(yǎng)要比他們好的多,個頭反而比那五個要高一些,兄弟六個感情很好,經(jīng)常合起伙來打李垣……
李源還沒開口,譚月梅就不高興了,道:“湯圓,怎么就想著去秦家莊啊?外公外婆給你找來這么多好吃的好玩兒的,不比秦家莊好?”
李幸嘻嘻笑道:“那里有哥哥他們在,可以一起玩耍。外婆,要不您和外公一起去玩好不好?”
譚月梅轉(zhuǎn)嗔為喜,道:“外婆就不去了,外婆做好吃的等你回來吃。”
李源摸了摸兒子的頭,道:“去院子里玩吧,我給你刻了把寶劍。”
李幸歡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