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到童涪文剛剛“義正言辭”那番話,大臣們他的眼神都有些意味深長起來。這個童大人這么針對蔣文淵,怕不是有什么貓膩?
童涪秋只覺得臉都被打腫了,且不那個紅薯是不是真的高產,至少這紅薯真是人家自己種的,親自下田種的。
太子殿下親眼所見,連反駁都不能。只好捂了笏板,灰溜溜的退回隊伍里。
夏景帝點了點頭:“如此來,這個蔣文淵確實有幾分本事。不過,童卿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是要慎重一些。眾卿覺得該派誰去合適?”
這時一直沒話的司農寺卿金耀林出列道:“臣愿意前去核實。”
景帝一見他便樂了:“喲,這個還真得你來最合適。你們司農寺專管農桑,起來也是你的份內之事。這樣,金卿,你即刻挑選幾名靠譜的農官隨行,朕再給你派二十名羽林衛隨行,到了青州速速查明此事。若此事屬實,務必配合好蔣文淵以青州縣主中心,明年大力推廣紅薯,不得有誤。正好也讓農官們學學怎么樣種紅薯。”
“臣,金耀林領旨!”
這事暫時有個了結果,景帝讓人把那簍子紅薯讓人拿去御善房蒸了,蒸好后再送來勤政殿,他也想嘗嘗這紅薯是個什么味兒。是不是真如信上所,那般軟糯綿甜,飽腹感強。
紅薯一事后,朝議繼續。臨散朝前,內監將蒸好的紅薯送來。
但見那托盤上,一個個或長條或橢圓的紅色果實,熱騰騰的散發著一股好聞的香味。內監率先拿起一個,外面是溥溥的一層紅色的皮,剝開后里頭是黃澄澄的果肉,香味誘人。
內監吃了一口,頓時眼前一亮,同景帝點了下頭。
景帝便親自上手拿了一只中等大的吃了,果然如蔣文淵信上所,口感軟、糯、綿甜,便是無齒的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他只吃了一個就已經半飽了,果然飽腹感極強。于是,景帝對紅薯更有信心了。
至于信上所,食多容易放屁的事,他壓根沒當回事。在吃飽肚子面前,放屁這樣的事,幾可忽略不計。
東西不多,許多大臣們都是兩人分一個甚至三人分一個。嘗過之后,都此物大為可行……
下朝后,景帝拿過信件又了一遍,納悶道:“這個蔣文淵,若是朕沒記錯的話,他好像是今年的探花?這好好的一個探花郎不在翰林苑待著,怎么跑青州種地去了……”
且金耀林領了差使,當即就回去選人了。
次日一大早,金耀林便帶著幾個農官和隨從,及二十名帶刀羽林衛的,一路快馬加鞭奔往青州。
這待遇這排場還是大夏司農官外出辦差的頭一遭,足可見景帝對新糧種的重視。
一路餐風露宿,風塵仆仆,金耀林一行終于在十二天后趕著關城門的檔口,進了青州城。
蔣文淵有想過朝庭會派人來,沒想到會來的這樣快,還是司農寺最高長官金大人。詫異的同時,心中也倍感欣慰,想來陛下是極為重視這新糧種的。
金耀林一行將近三十人。縣衙壓根安置不下。蔣文淵只得差人就近包下了一家客棧,置了酒飯,將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安置了。
金耀林等一眾農官,一連在馬背上顛了十幾天,老骨頭差點散架。
不過他得記得此次來的使命,第二天一早被催促著去紅薯。
既然大人們都不怕,蔣文淵一個的縣令自然不會攔著,當下便帶人回了西津渡。
雖來時心里便有所準備,等到倉庫里堆成山的紅薯時,還是嚇了一跳。之后蔣文淵又領他們去了那一畝半的紅薯田。
此時紅薯田里只留下些干掉的紅薯葉,和另外半畝還未來得極收割的黃。
金耀林運氣好,一腳踢到個落在土里的紅薯,忙寶貝似的撿起來,拍干凈上頭的泥土,心的握在手里。
回到蔣家大宅,蔣文淵把金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