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朱由檢并沒有起殺心。
只是打算剝奪掉袁崇煥的官職和權利,換人前往遼東鎮守。
可就在這個時候,皇太極又給狠狠地在這把火上澆了一桶油。
不知道是因為和朝廷中的探子串通好的,還是什么原因。
皇太極又一次的繞過了袁崇煥鎮守的城池,直接領兵朝著北京城而來。
又一次的帶著八旗子弟兵臨北京城下。
上一次的皇太極帶給北京城的百姓和官員們的陰影并沒有散去,沒過多久,皇太極又來了。
這一下,所有人都開始懷疑起了袁崇煥。
不管是大明朝廷的官員們還是北京城的百姓們。
他們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皇太極能夠兩次繞過袁崇煥的防線,直接出現在北京城下。
這簡直就像是袁崇煥給皇太極開了后門一樣。
故意放皇太極進來,領兵打到北京城下。
此時的朱由檢,由原本的不相信袁崇煥到了徹底的相信袁崇煥了。
不過朱由檢是相信袁崇煥叛國、私通后金。
這個時候的朱由檢在心中已經給袁崇煥打上了叛國的標簽。
皇太極一連兩次的進軍北京城下,讓朱由檢徹底的對袁崇煥起了殺心。
這一次的皇太極還是和上一次一樣,將北京城郊的百姓們洗劫一空。
而袁崇煥也是和上次一樣,姍姍來遲。
然后皇太極和袁崇煥兩人在北京城外又一次的開始了不痛不癢的大戰。
在大戰了兩天之后,皇太極從容退去。
這個時候的北京城內,謠言已經徹底爆發了,完全壓不住了。
所有人都絕對皇太極就是袁崇煥故意放進來的,為的就是脅迫朱由檢和大明朝廷跟后金和談。
要么就是袁崇煥有私心,想要借助后金皇太極的手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大明朝廷上下和民間的百姓們此刻也開始聲討袁崇煥,要求大明朝廷處死袁崇煥這個賣國賊。
甚至一度有謠言稱殺了袁崇煥,韃子走一半。
而大明朝堂之上,東林黨也開始可對袁崇煥的清算。
因為皇太極的出現,讓他們這些在北京城外有大量田產和財富的人損失慘重。
這些東林黨自然而然就將這個損失歸結到了袁崇煥的頭上。
一時間,東林黨人士不斷地上朱由檢,要求朱由檢對袁崇煥進行問罪。
而朱由檢本人也對袁崇煥起了殺心。
當即,朱由檢便命人將袁崇煥召回。
另一邊的袁崇煥正在北京城外御敵。
他已經得知了北京城內的消息。
對于北京城內的百姓和大明朝廷的官員們對他的指控,袁崇煥不置可否。
皇太極一連兩次越過他的防線直接兵臨北京城下,他也沒有辦法。
正面作戰,大明軍隊根本不是皇太極騎兵的對手。
所以只能龜縮在城池之內死守,等待合適的機會。
皇太極就趁這個機會直接繞過了他的防線。
如果自己不放皇太極進到北京城下,貿然出擊迎戰,那么這幾年在遼東積累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而北京城這邊的防務袁崇煥心中也清楚,短時間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等到皇太極到達北京城下之后,他再領兵從背后夾擊皇太極,那么皇太極就肯定討不了好。
因為正面打不過皇太極,所以袁崇煥只能用這個笨方法來應付。
袁崇煥自己心中也很清楚,這樣肯定會讓大明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員們不滿,但是他沒有辦法。
只要朱由檢相信他就可以了,其他的人的法他可以完全忽視。
北京城內有人他袁崇煥私通后金,意圖叛國。
在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