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自夸自己一句,周助合上了自己的小日程本,收起筆來,打量起了四周的景色來。
入目即是茂密的叢林,遠方還能看到一處陡峭龐大的懸崖瀑布,在瀑布兩側,則樹立著兩座比懸崖還高的巨大雕像。
這里正是……火之國與田之國相距不遠的邊境地區,日后撒資給與哪魯多羈絆最深的著名地點——終結之谷!
會從霧隱忍村外山谷,開時空漣漪通道到這里來。正是因為周助,在沒感覺到袖白雪的召喚呼應之前,他離開大蛇丸哪里,開始旅游閑逛后,正巧游覽到了這里。
作為貫穿全局,各種名場面層出不窮的地方,終結之谷始于千手柱間與宇智波斑,卻終于漩渦鳴人與宇智波佐助。
這何嘗不是一種,受世界意志所支配的宿命呢?
深受世界意識所制約的周助,會有閑心游覽到這里來,實際上也是在尋覓,能讓自己堅定曾經的意志,去改變忍界的決心。
自從彼岸花海的世界出來后,周助的神智、意識、思想、乃至性格,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掌控了時空偉力的周助,在獲得如此強大的力量的同時,也深受這份力量的影響。
當實力增長臨近世界極限,當畏懼、好奇之心不再。人是會產生神性的!
神性為何?我即是神,世間萬物皆為螻蟻,別人仰望的高山,在吾腳下,世間一切唾手可得,我還需為那幼稚的想法,而改變忍界嗎?這忍界,不就在我腳下嗎?
神威如獄、神恩如海。有著超脫一切的能力后,世間萬物乃至情感,都不再能夠影響到周助了。
從彼岸花海時空出來后,周助因為著急去奪取眼睛,還不覺得自己有何變化。但是在宇智波滅族之夜,沒能趕上的周助,卻越來越發現自己,有點像是無情無欲,太上忘情了一般。
要是放在原先的周助身上,怕是沒趕上,立時就會瘋狂的逆轉時空,非要拿到不可。
但是周助卻沒這么作,他心里下意識的想法,反而是極為殘忍無情的,將目光瞄向了宇智波佐助,把佐助預定成了換眼對象。
我是神,你是人,我想要,你就得給我。螻蟻,不配對神說不,這就是神性的無情暴戾一面!
之后,與大蛇丸見面交談時,周助也發現自己與大蛇丸往昔的羈絆之情,在逐漸消亡。
原因不在于這兩年的空窗期,而是周助自己變的無情無欲了。意識到這一點的周助,才開始了自己的游覽閑逛之旅。
他發覺自己越來越像這個世界的意識一樣,不想費勁力氣改變什么了。一切存在著的,就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的演進,合乎最本性的道理。
作為神,作為站在這忍界最巔峰的存在,何必要干預世界的演進?因為不管如何演進,不管結局是好是壞,這個世界都已經影響不到周助了。
這其間飽受命運支配之人,那悲哀的一生,并不能觸動周助,就連他自己曾經所受的苦難,都掀不起他心中那一灘死水的任何漣漪。
直到,響應袖白雪呼喚,見到照美冥的那一刻,周助才突然發覺,原來自己還有退路。
在周助看到照美冥,回想起了自己在絕望面前掙扎時的無力,最初的那份熱忱后,周助的感情,又重新回來了。
神性非人無情,乃因站在巔峰后的無欲無求,不~是有求必應!失去了過程的激勵感,所求必能以實力得到相應的結果后,沒有了常人的感情。若不是有照美冥這個燈光,照亮回溯源頭的通路,周助還真可能,在追求力量的旅程中,徹底迷失自我了。
佛說人生的三大境界之旅,正是初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途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暮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正應證了周助此時的心境變化。
突然獲得時空的偉力后,周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