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脫的克制,還基本能讓常人去認同的,乃如木葉三忍之自來也。灑脫到底,乃至于放浪形骸,引人誤解,徹底不在意旁人眼光與想法的,則正是周助這樣的忍者。
對于周助這個人的理解,在忍界很多人眼中,會引起印象上的反差。正是源于忍界這個環境本身,幾乎是培養不出,有周助這種行事作風的人的。
所以~不理解的偏見,便就此形成。
你跟小日本講魏晉風骨,他能理解嗎?(單機:我要是不在此特意解釋一下周助的性格,怕是讀者都會一直認為周助是神經病,這還是我國讀者呢!等等~我貌似知道我為什么撲街了……)
正如魏晉時期的王徽之,夜起扁舟訪友,行至半途,興盡而反。有想法就行動,沒興致下了,也便不求結果,直接轉道回家。
這種灑脫到底,完全以自我興致為中心的行為,是被世俗所不能接受的。
畢竟~在世俗眼中,執行過程的終途是結果。沒有結果作為參照的人生追求,是失敗的。而半途而廢,不管是什么理由,更都無法讓常人接受。(額?我貌似給太監的兄弟們,找到了個好借口呢……)
但這種灑脫到頂點,所展現出來的人性自我與單體個性,卻達到了極致的巔峰。
恐怕~也只有在能吟出“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的魏晉時期,這種個性,才能被世人所稱贊為風骨了。
魏晉時人,同忍界現在一樣,因戰亂、因疫病、因服散而多短命??赡苤挥挟斔劳隼M到一定程度,人類的個性,才會壓倒世俗的追求。
而在忍界之中,這種豪情風骨,已經站現在很多角色身上了,就比如木葉黃賭毒之三忍。
可惜……還是不夠徹底。而周助,就因為那些不同尋常的過往中,那些朝不保夕的生活,每時每刻都會面對生死重壓的經歷。再加上現在站在忍界巔峰,不被世俗所惱的超脫,才能展現出這樣極致的灑脫個性。
而直至目前,忍界里真正對周助可說是有些了解了的那個人,便是照美冥。
幼時的接觸里,照美冥就曾發覺,周助有往灑脫不羈方面轉變的嫌疑。
直至多年前的霧隱村外,在那場決定了霧隱忍村命運的拐點中,周助所展現出來的前后不一,讓照美冥更是直視了周助的那份灑脫。
從一心想要剪除照美炎,再到對她照美一族百般照拂,周助只是在頃刻間就完成了思想上的轉變。
周助那種灑脫的轉變方式,讓照美冥都不禁愕然。但是拜此所賜,照美冥也正巧得了好處,是周助這種性格的受益者。
在可保性命無憂,為光復霧隱留下了種子的同時,照美冥自會對周助的行為,進行長久的琢磨。
所以~當場中氣氛,因鳴見青的拙劣試探,而變得緊張起來后。照美冥對這緊張氣氛,視若無睹的橫差進來,淡然開口圓場道:“多年不見,青老師的話,卻是有些唐突了呢~還望周助君多多見諒……”
“我想青老師,也沒有其他意思,只是心直口快,在強調因砂隱忍村忍者的出現,我們需要面對的變局,究竟有多嚴重而已?!?
為青開口辯解兩句后,照美冥又開始讓青明白周助并非外人道:“我方全無其他意思,相信周助君所言,亦只是個玩笑而已。霧隱忍村的一切,不過是冥竊居而來,若是周助君想要回來主持大局的話,又何須以外人的身份來此?”
淡然一笑,算是就此揭過此事,照美冥轉移話題到此次政變上來道:“時間緊促,何須再廢些口舌之爭?我們還是趁此良機,談點有意義的話題吧!”
說到這里,照美冥面相一板,肅然說道:“隨著三十余只砂隱小隊,近百余人的加入,卻是容易生出不小變量?!?
“但我等因光復霧隱的意志而聚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