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工廠以便于生產更多噴火戰機。只不過改造和建造工廠都需要花時間,而不論是德國還是羅馬尼亞對不愿意給英國這個時間。
這讓少數噴火戰機不得不承接更多的任務,讓其飛行員一直處于疲勞當中,這又導致噴火戰機在與敵人作戰時處于不利地位。這樣循環的場景,已經讓不少有識之士看出目前英國空軍的疲憊,朗莫爾上將就是其中之一。ii
那么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爆產能。繼續讓目前的飛行員死頂這樣的局面。一直等到噴火產能大爆發后才能緩解。這都是新式裝備產能落后的惡果,沒有其他路子可走。
至于從其他國家采購戰斗機,只能算緩解手段。而且他對于來自美國的40評價也不高,各方面性能平庸,只能算無奈下的第二選擇。
當然朗莫爾身為空軍司令也不是只會向本土要噴火戰機,他其實做了非常多的應對。例如將戰機分散開,等了解到來襲機群的路線后,安排戰機不停地騷擾對方,其中打頭陣的就是噴火,由其負責將敵人護航戰斗機引走,然后颶風、角斗士、40對付敵人的轟炸機。
不得不說起應對的還是非常得力,取得了好幾次不錯的成果。但是作為其對手的羅馬尼亞空軍也不笨,在連續發生好幾起這樣的戰術后,其護航的戰機更多了,同時對于前來騷擾的敵人也是驅趕走就好,不再與敵人過多糾纏,而且還要隨時都要保證有戰機為轟炸機群護航。
所以這也導致英軍的騷擾變得不再順利,其損失也在加大。說到底還是羅馬尼亞擁有大航程的戰斗機,另外其飛機數量比起英軍也占據優勢。
目前羅馬尼亞在塞浦路斯島和黎巴嫩的戰機數量達到了600多架,其中戰斗機數量為300多架,而英國在該地區飛機數量只有500架左右。另外戰機質量也比不上,羅馬尼亞在這里的戰機都是其主力戰機。而英國能與其抗衡的噴火只有近百架,這還是眼看羅馬尼亞逼近蘇伊士,本土咬牙拿出來的。
既然數量和質量都比不上,那么任憑朗莫爾怎么想辦法,都不可能對付得了羅馬尼亞空軍。所以英國在該地區的空中劣勢,已經無法避免。
既然在??沼辛藘瀯荩敲戳_馬尼亞必然不會無視,接下來,一場依托??諆瀯莸膽鸲芳磳⒋蝽?。